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普洱日报/2024 年/11 月/4 日/第 001 版
为有源头活水来
普洱市积极探索水利投融资改革和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记者 臧灵
普洱市地域广袤、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水资源总库容量 305.5 亿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大,丰富的水资源与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形成强烈反差,工程性缺水成了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急需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破解水利项目筹资压力持续加大的困局,普洱市因地制宜,不断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全力推进“ 水利+”“ 全域全要素资源整合” 模式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将“ 沉睡” 的水资源转化为金融“ 活水”,激活“ 水经济”。
高位推动政策赋能
普洱市政府出台了《普洱市支持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措施》 ,即征收的水资源费反哺水利建设、水土保持补偿费全额反哺水利建设、关联土地占补平衡指标收益和提质增效产能收益全额反哺水利项目建设、深化水价改革、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督查考核等。
该措施明确,自 2023 年起,每年征收的水资源费由市、县(区)分成部分,按照 10%的比例安排给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用于水利建设;市、县(区)按征收权限缴入同级财政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 100%的比例安排给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用于水利建设;挖掘并整合拟建水库周边的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土地资源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工作,新增耕地、新增水田的指标收益、提质增效产能收益全部由市级统筹安排。按照“ 一项目一方案” 的原则,制定分配方案,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接拨付给县(区)用于新建水利项目,实现土地整治项目收支自平衡,剩余资金全部用于补助水利建设资金缺口的同时,对深化水价改革、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督查考核进行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