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0重庆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做法符合宪法或者法律规定的是()。
A.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B.市人民代表大会撤销市长职务
C.国务院各部部长连续任职超过两届
D.县人民政府设立秘书长
2.下列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进行评价
B.部门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D.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3.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偷来,就付给酬金200元。该行为属于()。
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D.犯罪行为
4.某化肥厂向附近一小河排放工业废水,受该厂污染的河水流入村民承包的农田,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村民的下列做法中没有法律依据的是()。
A.直接向该厂提出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的要求
B.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请求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C.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厂家停止侵害、承担赔偿损失等责任
D.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5.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为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A.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B.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6.下列由被告(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的是()。
A.行政诉讼中,证明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B.民事诉讼中,对原告提出建筑物发生倒塌致人损害的侵权事实,被告给予否认的
C.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所受损害的事实
D.行政复议中,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证明曾经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该机关未履行的
7.“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A.周
B.汉
C.唐
D.宋
8.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9.关于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B.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杂交水稻
C.《诗经》的“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组在海南岛找到的野稻对杂交水稻培育意义重大
10.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积极货币政策
11.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的形成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引起的?()
A.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南美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12.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
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
C.均地处黄土高原
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
13.下列依次与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有关的是()。
A.酥油茶、馓子、青稞酒、馕、萨其马
B.马头琴、冬不拉、铜钦、葫芦丝、芦笙
C.那达慕大会、开斋节、雪顿节、古尔邦节、泼水节
D.《嘎达梅林》、《穆斯林的葬礼》、《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
1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欧洲联盟成立
B.“珍妮纺织机”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