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07年重庆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给定材料
背景材料一:
政府机关人均耗电19倍于市民谁来为公家省钱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曾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的情况表明,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得到落实,节能工作远不适应我国能源短缺的基本国情,远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在报告此次执法检查情况时披露的能源资源严重短缺而能源浪费惊人的数据和事实至今令人难忘。
李铁映表示:"节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他认为,节约型社会不是由市场自然形成的。市场很难全面反映节能的真正价值,很难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世界上能源资源也从来不是完全靠市场配置的。实践表明,节约型社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法律强制和社会参与共同形成的。
但是说到节能,人们往往产生这样一个误区,眼睛只盯着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或是生产环节的浪费问题,而容易忽视身边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尤其是办公浪费更是触目惊心。
据《华商报》报道,不久前,某市对全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2004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城市居民的4倍、3倍和7倍。其中,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的19倍。也就是说,一名政府公务人员1天的耗电量,够一个普通老百姓19天的生活用电。
政府机构表现出来的浪费现象暗合了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概念:公地是公共的,谁都可以使用,收益是自己的,问题是大家的;公共事物无人关怀,公共牧场必然遭受过度放牧。对于政府机构来说,买单者永远是"公家",个人只是使用者和享受者。受益者与承担者的无限期分离,正是政府机构浪费现象严重的重要祸因。
可想而知,如果不能把降低能耗节约开支与公务员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谁也不会真正把"为公家省钱"当回事,"公地悲剧"也就不可避免。所以,把"公家的钱"变为"私家的责任",把节约资源、节约开支列入政绩考核,是遏制政府机构浪费现象的必要手段。
记得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讲的节能"心得":公室办公只开台灯,不开顶灯;出门随手关灯;冬季调低暖气温度等。他说,如果制止了政府机关的"冒滴漏",就可节约相当可观的经费和资源。
王岐山的节能"心得"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抓节约,我们既有抓大,也不能放小。"芝麻"虽小,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似乎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切莫小看这里面的节约潜力。而办公节约大有文章可做,选择双面打印可省一半的纸张,选择具有"0"秒预热功能的打印机可以省电。有专家测算,200万台HP打印机工作1年可省1亿度电,100台HP双面打印机一年可省100万吨纸,相当于保护了600万棵树,小处着手,人人动手,节约的力量是惊人的。
正如李铁映认为的那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鼓励节能,大幅度提升高耗能、高浪费的成本,支持节能产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些都是政府的职责。"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机构必须带头节能。"(2006年11月21日中财网)
背景材料二:
国务院领导提议穿T恤办公以应对严酷夏日高温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机构节能办公室范学臣处长对记者说,国管局2005年就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得低于26摄氏度。国务院领导和各部委领导对此都高度重视,带头执行。国务院主要领导提出,在办公室不要穿西装,穿衬衫和T恤就可以了。前日的北京,最高气温36摄氏度,是入夏以来比较炎热的一天。范处长说,国管局对各部门进行了检查,发现除了个别单位,绝大多数都认真执行了空调室温不得低于26摄氏度的规定。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央行、民政部、铁道部和文化部等部委,在创建节约型机关中成绩比较突出。
他说,夏季空调用电多数占到机关用电的30%至40%,多的达到50%以上,节电潜力很大。中央国家机关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标准控制,带头厉行节约。除了采取行政措施之外,还将大力推广采用技术手段,使空调温度自动控制在26摄氏度。
背景材料三:
中国如何终结行政机关奢侈浪费
刚到某部委机关工作不久的小章,近日给记者算了一笔他第一次出差开会的账目:
住:出差4天,第一天住在五星级酒店(省会城市),住宿费1100元;第二天到第四天住在三星级酒店(非省会城市,三星级为最高),每天住宿费是300元。
食:不是在五星级酒店,就是在当地的特色店,4天花费四千多。
行:往返坐飞机,总共2300元。对方还安排了一次旅游,每人花费近千元。
礼:会议方送了精品茶叶,价格估计不会便宜。
出差4天,花在小章一个人身上的招待费少说也有七八千元,而这还不包括对方派专车专人陪同的费用。第一次出差的小章有些意外:“这笔钱相当于我父母半年的退休金,够我在大学里花3个学期。”
公务接待的问题早已被有心人总结得入木三分:“消费标准超标严重;随意消费公家埋单;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化公为私损公肥私。”
这一现象如今被放在了一个更大的语境下,正被民间热烈讨论,并被提炼为“我国行政成本浪费严重”这一命题。据某社会调查中心提供的数据,在17836名受访者中,98.3%的人认为行政成本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公务消费刮起奢侈风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两次怒斥浪费行为:
“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