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为乡村教育振兴培养高质量教师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涵养乡村文明、提质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向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乡村教育发展支撑体系有待完善、教育帮扶模式亟须优化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人才培养重镇,以高质量师范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是师范院校的责任与担当。
以高质量人才疏浚乡村教育振兴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师范院校要聚焦教师教育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为乡村教育振兴培养高质量的未来教师。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学生坚定教育理想。教育理想主要聚焦解决“爱教育”的问题,是支撑教育工作者奉献教育的内驱力量。师范院校要充分发挥师德模范的表率作用,宣传推广优秀乡村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典型事迹和优秀案例,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开发教育家精神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教育理想,激发其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动力与激情。
强化乡村情感联结,帮助学生厚植乡土情怀。乡土教育情怀主要聚焦解决“爱乡村”的问题,是教师选择长期扎根乡村的情感基础。师范院校要将乡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与培养体系中,在教材建设中引入乡土优秀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创建有利于学生与乡土社会良性互动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进入乡村学校开展教学实践,感受乡土文化气息,了解风土民情,深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领悟,帮助学生认识乡村、了解乡村、热爱乡村,不断增进学生与乡村教育、乡土社会的情感联结。
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强化专业技能主要聚焦解决“善教学”的问题,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师范院校要以“国优计划”“优师计划”“强师计划”等为抓手,结合时代需求和社会实际打磨一批“金专”“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