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委书记在某高校教代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医学院X次教代会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本次大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省、全市上下全面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热潮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学校广大教职工和工会会员ZZ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X校长代表学校作的《工作报告》,是集体研究决定的,总结成绩全面客观、震撼人心,部署工作条理清楚、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报告内容我都同意。会后,请各单位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校X委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紧紧围绕“强师为基、育人为本、学科引领、特色发展”,抢抓发展机遇、锐意改革进取,办学育人水平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博士倍增”提前完成,发展第一动能充分释放。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博士XX行”活动,全年招录优秀博士35名,提前一年实现了“博士倍增”目标。引才育才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我们在“十四五”期间抓实师资队伍建设,积累了丰硕的人才资源。
——过去的一年,“育人为本”持续巩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我们的本科专业增加到28个,以临床医学类专业为主干,预防医学专业为优势,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养老服务管理等“医康养领域”相关学科专业为特色的,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本科专业集群,正在释放出集聚效应。
——过去的一年,“学科引领”成绩斐然,办学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我们成为辽宁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这是办学层次提升的标志性进步;硕士点总数从“十四五”前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9个,与“十四五”初期相比,翻了两番。
——过去的一年,“特色发展”初具成效,错位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我们的医康养人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错位发展的办学格局基本有了雏形,为进一步持续做强办学特色奠定了基础、坚定了信心。
——过去的一年,“75周年庆”凝聚人心,爱校荣校合力充分汇聚。我们举办了建校7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感召校友、凝聚人心,展现了X医的办学成就,展示了“X医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汇聚了共创未来的强大合力,为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更广的胸怀,谋划发展新篇、开启发展新局,增添了力量之源。
这些都说明,2024年,我们凭“勇争先、重实干”的工作,向高而攀、拔节生长,乘势而上的势头愈发迅猛;这让我们“立潮头、再出发”的征程,蓄满力量、厚积薄发,攒足了奋进的底气。
全校教职医护员工在过去一年的奋进中,展现出了荣校爱校、奉献担当的风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上下的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学院X委,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节点,是冲刺更名医科大学的决胜之年。去年的教代会上,我讲过学科建设,决战决胜之年,我们怎么干,我想,还是要坚持“学科引领”这条主线。
下面,就如何围绕“学科引领”,推进2025年工作,我代表学校X委,讲6点意见。
第一、聚焦“学科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在二十届中共中央ZZ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要求,也揭示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一)从“国之大者”的视角看,学科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高校是基本单元,学科是最佳交汇点。如今,在“双一流”高校评选中,教育部已经做出了“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