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低轨巨型星座催化“透明化战争”
在悠悠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形态始终处于不断演变、持续发展之中,每一次战争和武装冲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近年来低轨巨型星座的蓬勃发展和各类前沿技术的耦合,涌现出太空技术颠覆性发展的新趋势。这将改变传统战争形态,引爆新军事变革,成为进入“透明化战争时期”的历史性转折点。
低轨卫星是指运行在地球低轨道上的人造卫星,通常距离地球表面300至2000公里。其轨道周期较短,约每90到120分钟绕地球一圈。低轨卫星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铱星”“全球星”和“轨道通信”等系统为代表,开启了低轨卫星星座的热潮。2015年后,多个大规模低轨卫星系统相继推出,如“第二代铱星系统”(IridiumNext)、“一网”(OneWeb)、“星链”(Starlink)和“鸿雁星座”等,但真正能够形成超强能力和巨大想象空间的是低轨巨型星座。该星座计划由4.2万颗海量卫星形成,一旦按计划部署完成,如同横亘在原有中高轨卫星和地球之间的一张密布的大网,可影响或切断对手国家的太空活动。
经初步仿真分析,可严重挤压从地球发射的弹道导弹的发射通道,地面发射的导弹需要闯过“网眼”的时间只有10多秒,严重压缩了安全发射窗口;对部署在相近轨道高度的空间站、航天器等太空资产碰撞率大大增加;巨型星座的海量卫星上搭载的传感器、激光武器等装备可对导弹飞行过程的多个阶段进行凝视发现、跟踪、干扰、阻拦和打击。这种行为可拓展到导弹在发射准备阶段、起飞阶段等原来在本土或隐藏地带发生的可控阶段。由于其显著提升了战场态势感知和信息收集的效率,其海量卫星没有国界限制,随时过顶,因此可以形成对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目标全面监视的“天眼”,将对手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战场将变为不分昼夜的“全天时、全天候”的透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