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人民代表报/2024 年/12 月/7 日/第 001 版
从“ 站点” 到“ 心间”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切可感
——上饶市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代表“ 家站点” 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黄海平 通讯员 郭邦福
走进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罗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一项项管理制度张贴在墙上,桌上摆放的一本本记录簿详细记载着代表接访、代表议事和联络站活动等情况,这是上饶市人大代表“ 家站点” 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行的一个缩影。
“ 人大代表邀您进来坐,在这里有 Wi-Fi 可以蹭网,有雅座可以休息,还可以和人大代表聊聊眼前的愁盼,谈一谈诗和远方”。而在上饶市信州区东市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远远地,玻璃橱窗上的宣传语就让记者感受到了联络站工作人员的真诚和热情,橱窗另一侧印刷着硕大的“ 民意‘ 码’ 上说 代表‘ 码’ 上办” 二维码。
两年来,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提升“ 建管用融” 水平,推动人大代表“ 家站点” 建设实现了从起步到加速、从单一到多样、从量变到质变、从“ 点上开花” 到“ 全面出彩” 的蝶变,在全省率先建成 12 个县(市、区)人大代表之家、234 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2775 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汇聚成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磅礴力量。
突出规范化 架起“ 连心桥”
“ 赣东北大道 5 号(原上饶市房地产大厦)外立面瓷砖脱落隐患问题整改项目已于 10 月 14日进入实施阶段,街道人大工委将定期组织代表前往施工现场察看进度和质量⋯⋯” 10 月 21 日,记者走进东市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时,一场建议办理专题会议正在这里召开。除了人大代表、选民代表、施工单位等参会人员外,还有一些附近的群众自发地前来旁听。
东市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临街而建。联络站贴心地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墙上张贴着进站人大代表工作职责、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员职责、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工作流程图等;桌上摆放着一本本厚厚的记录簿, 详细记载着代表议事和联络站活动等情况; 数字化学习专区里, 精心制作的 《小东说代表》动画专栏吸引着每一个来访者的目光。 “ 我们加强联络站建设,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进站,更好地方便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了解民情、汇集民意、解决民忧。 ” 信州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吴晓敏说。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情、汇聚民意的重要平台,是人大代表与群众共议、共商、共决的有效载体。上饶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人大代表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 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进人大代表“ 家站点” 建设,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按“ 有工作场所、有办公设施、有组织架构、有代表信息公示、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开展、有台账记录、有网络平台” 的标准,科学建“ 家”、特色设“ 站”、合理布“ 点”,建成了以乡镇、街道为主体,村居、景区、园区、产业链等为延伸,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代表联络群众立体网络体系。
谈到如何运行好人大代表“ 家站点”,上饶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吴麟打开了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