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县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通过现场述职,我深切感受到了大家对抓好教育工作的感情热情和激情。现在,我们继续召开全县教育大会。下面,就加快推动教育强县建设,我讲3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思想自觉、ZZ自觉和行动自觉
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从民族复兴伟业后继有人、X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走进校园、亲切交谈、参加座谈、致信问候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全国教师的关心关怀、对教育改革和教师工作的殷切期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论断,系统回答了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和战略性问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决定》始终扣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了X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重视。《决定》始终扣住“人民满意”的根本立场,明确提出“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等,积极回应了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决定》始终扣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鲜明主题,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并强调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等,这些都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改革保障,更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目的和价值追求。
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X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ZZ教育一体化建设”“各级X委(X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X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2024年7月10日,省委王宁书记在新时代X省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指出:“抓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最关键的是办好思政课。要把思政课建设与X的创新理论武装贯通起来、同步推进,发挥好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运用好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成功实践案例,把X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生动。”2024年11月22日,州委书记在新时代X州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和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及县市委书记2024年度教育工作述职会议上作出工作要求:“要提高ZZ站位,加强X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引导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推动思政课有根有魂。要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学习实践贯通、注重与其他课程联通、注重与各学段融通、注重教学家访畅通,推动思政课有形有感。要把X州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团结资源作为教学的重要元素,着力打造红色思政特色课堂、主题思政特色课堂、校企思政特色课堂和社区思政课堂,推动思政课有滋有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ZZ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坚持和加强X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新实践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始终坚定为X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州委高度重视教育工作,11月22日召开了全州教育大会,强调要举全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州,以教育之强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X书记在讲话中系统总结了一年来全州教育发展成效。这期间,我县也有新变化新气象新亮点,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和决心来自于X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破解高中教育“县中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2016年与民族中学合作办学,2023年7月与海亮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就是想努力提升高中教育成绩,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让老百姓得实惠。X教育曾经也取得了很多好成绩,2019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先进学校一等奖、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学校一等奖、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目标完成先进学校一等奖、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二类)先进学校一等奖。当然,这些成绩都属于过去,需要我们加倍努力才能实现奋斗目标。
信心和决心来自于我们教育优先的统一共识。在投入上,10年来全县教育经费支出从2.10亿元提高到4.32亿元,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18.36%,乡村教师全面实施生活补助政策。今年9月,X县教育体育局、X县红十字会及XX远平教育发展基金会三家联合发起了“2024年X县爱心助学倡议”的倡议书,旨在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动X县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27日,共有来自106家单位的5481名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累计捐款总额达到91.36万元(还有11家单位没有上报捐款情况)。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由X政主要领导同时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书记任教育工委书记。全县28名县处级领导担任28所法人学校“编外校长”,2024年共为学校解决困难问题42个,总投入资金576.9万元。成立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工作专班,由我和开国县长亲自担任牵头领衔领导,亲力亲为谋划部署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县上下“先抓教育”“齐抓教育”“大抓教育”的导向更加鲜明、保障更加有力。比如,通过落实落细“三年行动”,实施名校长培养、教师全员培训、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三项工程”,1人获评“X省优秀教师”,1人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2人获评“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1人入选“兴楚名师”,64人被评选认定为X州第二届“骨干教师”,X一中姚冯兵老师作为省级化学教学名师在我县成立了首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并组织了启动仪式;成功争取X省小学数学、X州小学名校长、X州初中化学3个名师工作室活动在X开展,名师优师培养成效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