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坚持久久为功的工作方法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我们谋划和推进工作的制胜要诀。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久久为功”这一关键词。不论是抓改革、促发展,还是惠民生、改作风,都需要持续发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久久为功”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蕴含着深邃的思考、彰显着实践的价值,是新时代十余年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久久为功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凝结着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智慧。《史记·礼书》有云,“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意思是说,不放弃微小的事物,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有所成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来认识世界,强调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必须有渐进性的量的积累,然后才有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首先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必须放眼长远,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切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否则欲速而不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久久为功、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开放,再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我们的改革才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许多领域才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由此充分展现了久久为功这一科学工作方法的实践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