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永葆本色的“当代雷锋”郭明义
1958年,18岁的雷锋从湖南望城来到鞍钢工作。这一年,郭明义出生在鞍钢齐大山铁矿一个劳模矿工的家里。时光来到1977年,当年送雷锋参军入伍的老红军余新元,把郭明义又送上了参军的列车。在部队,郭明义加入了中国共产X,还被所在师X委授予“全师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1982年,他复员到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郭明义沿着雷锋的道路,历经改革开放,一直走到了今天。
甘当矿石的“铁山楷模”
5年的军旅生涯,郭明义一切言行都照着雷锋去做,给战友洗衣服、缝被子,给灾区捐款。凭着刻苦的学习锻炼,在新晋汽车驾驶员大比武中,夺得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的双料冠军,先后荣获全师优秀共青团员、学雷锋标兵。
复员到鞍钢工作后,郭明义先后考取了大专、本科的文凭,苦学英语多年,先后在7个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可无论做什么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创造了一流的业绩。做大型矿用生产汽车司机时,他创造了全矿单车年产的新纪录;任车间团支部书记时,他所在的支部是鞍钢的红旗团支部;当宣传干事时,他撰写的X课教案在矿业公司的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车间任统计员时,他参加了统计员资格全国统考,是矿业公司第一个获得资质证书的人;做英文翻译时,他以出色的翻译能力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外方专家的赞扬和敬佩;在今天的采场公路管理员岗位上,他更是爱岗敬业、超常奉献的楷模。
作为机关干部,他不必每天到采场,可他却把自己的办公地点移到了露天采场。修路作业白班每天8点开工,可他却每天清晨4点多起床,5点多就到岗。到岗后,他一边组织夜班工友抢修关键路段,一边制订白班作业计划,这样,白班职工一到岗就可以立即调度机械整修道路,给生产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岗,双休日、节假日从不休息,这样算下来,20多年来多干了6年多的工作量。
2008年8月的一天,郭明义在血站紧急捐献了2个单位血小板后,又回到现场组织抢修一条关键道路。当天采场内的地面温度超过40摄氏度。快到中午时,他中暑晕倒在了现场。现场离最近的水源点有4公里远。工友们情急之下,调来了5米多高的采场公路洒水车朝他连喷了多次,才把他弄醒。大家劝他下山休息,他坚决不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