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多措并举筑牢“三新”经济发展基石
随着数字时代到来,由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协同迭代所衍生形成的“三新”经济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的主阵地。“三新”经济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统称,它是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从根本上讲,“三新”经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其呈现出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以创新驱动为主导,对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等具有战略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要充分认识促进新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紧迫性,扫除制约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优势支持“三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形成鼓励“三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为更好激发新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以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为目标,统筹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产权制度等领域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和制度环境,鼓励新经济企业在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创造就业和引领发展中大显身手。要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上保持政策取向一致性。优化完善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新经济企业合规成本,推进新经济相关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行业准入许可高效化、服务保障精准化。聚焦数实融合发展新问题新要求,加快完善数据要素产权制度、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激发各主体创新活力。如探索解决共享经济中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引致的利益分配和监管制度需求、回应人工智能创作领域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此外,要在配套政策支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市场监管部门应牵头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消费者等完善相关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为新产品新服务进入市场扫清障碍。推进新经济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多方主体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