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建立高效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2024年7月召开的中央ZZ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这些重要部署是X中央在准确认识阶段性问题和深刻把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心无旁骛凝心聚力,通过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建立更加高效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准确把握“内卷式”竞争的主要特点
实质更具内耗性。“内卷式”竞争是指行为人面对市场竞争压力,采取同质化或过度消耗资源等方式,竞相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争夺有限资源或市场份额,而行为人投入产出比却在不断下降,呈现出生产力没有得到提升、难以实现合理增长、市场秩序日益混乱的竞争局面。“内卷式”竞争是具有鲜明内耗性和残酷性特点的竞争,是无法带来效率提升、技术发展、行业进步的无效竞争。
过程更具隐蔽性。“内卷式”竞争突破行业自律或监管要求,大多采用隐蔽式、迷惑式、花样翻新式的手段或方法,较难发现、不易察觉,使得行为人常常会不知不觉、被迫被动卷入其中。有的企业为降低成本,压低报价、拖欠款项,偷工减料、减质减配,破坏产业生态。有的企业借“内卷式”竞争获取市场垄断地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有的企业运用市场支配地位左右合同协议签订,长期侵害其他经营者合法利益。有的企业中标价低于成本价,即便无法实现盈利也去承接项目或订单。
影响更具破坏性。“内卷式”竞争大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企业间相互压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水平,以获取市场份额或项目订单,势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造成直接影响;在相同领域内重复建设或同一行业内低水平竞争,盲目跟风照搬照抄,短期行为导向严重,忽视长期发展需要,难以形成差异化可持续竞争优势;大多把资源、要素、能力、条件投入到无效、低效竞争环境之中,遏制创新创造动力活力,制约科学技术进步,竞争水平和发展质量难以实现真正提升;扰乱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导致资源错配和市场失灵,既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也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更给畅通国内大循环带来严重影响。
整治更需系统性。“内卷式”竞争形成过程涵盖的范围广、涉及的环节多、关联的因素多,“内卷式”竞争一经形成就具有加速度特点的演进惯性,难以通过“一招制敌”式的举措和手段有效解决,必须运用综合施治、标本兼治的方式加以防止、纠正、整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与调整,展开“久久为功式”的系统性改造与重塑。
深入剖析“内卷式”竞争的形成原因
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是催生“内卷式”竞争的宏观背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背景下,内外环境发生深刻改变,悄然催生了“内卷式”竞争。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深度改变,地缘ZZ事件频发多发,国际需求持续放缓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