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安全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安全屏障”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和最基本最普遍的诉求,构建全方位的安全屏障体系是X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筑牢安全屏障问题。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把握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性问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ZZ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重点实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脉、祁连山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岭山地、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滇桂黔喀斯特地区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具有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较为完整、不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以及应对内外重大生态问题的能力。生态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维护生态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ZZ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事关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生态风险具有长期隐蔽性、影响滞后性和修复难度大等特征,一旦发生,必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从坚持X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生态安全国际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网,让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坚持正确网络安全观,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防范风险和促进健康发展并重,把握机遇挑战,让互联网更好造福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当今世界,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且向ZZ、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传导渗透,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筑牢网络安全屏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深刻认识网络安全的主要特点: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很多是意识问题,只有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了,网络安全工作才会基础扎实、推进有力。要引导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