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数字货币对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
近期,美国宣布大力支持加密货币与加密资产发展,并宣布将会构筑国家比特币战略储备。这一政策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数字货币的讨论与想象空间。数字货币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存在,基于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点,可用于交易和价值存储的新型货币形态,包括法定数字货币和虚拟数字货币等类型。它的快速发展不仅提供了新的货币形态与资产类别,而且可能对国际金融体系重构形成重大影响。
三种数字货币及其特点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三种数字货币,包括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以USDT和USDC为代表的稳定币和以数字人民币(e-CNY)为代表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这三种数字货币可谓各有特色。
加密货币的价值既不是由国家主权信用决定,也不是由与该货币挂钩的其他货币或金融资产决定,而是由一套严密的计算机算法决定的。例如,比特币就是根据一套计算机算法决定的,需要由算力强大的高性能计算机通过“挖矿”来产生。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被算法设定为2100万枚。目前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比特币约为1980万枚,这意味着未来等待着被“挖矿”发现的比特币已经仅剩100万枚左右了。比特币的最重要特性是去中心化,其产生没有与任何国家信用挂钩。再加上其总量固定,这与黄金类似,可以克服任何央行的通货膨胀倾向,因此被认为可以用来对冲国别货币风险。比特币的最大问题在于,其价格波动巨大。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峰值曾经达10万美元以上,在2025年3月初下降至86000美元左右。
稳定币的价值是由其挂钩的其他货币或金融资产决定的。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稳定币是USDT与USDC,两者加起来占到全球稳定币市值的90%左右。顾名思义,USDT与US-DC均是按照1比1的汇率盯住美元的,因此也被称为美元稳定币。除此之外,也有盯住欧元、黄金、加密货币、一篮子商品的稳定币。要发行一单位稳定币,就必须要有固定数量的货币或金融资产作为支撑。因此,与价格波动巨大的加密货币相比,稳定币的价格要平稳得多。
央行数字货币是指特定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这种数字货币背后以一国主权信用作为支撑,且以1比1比例挂钩该国普通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大优势在于由一国央行发行,在其价值出现较大波动时可以受到央行最后贷款人功能的支持,因此金融风险很低。不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声誉受该国普通货币影响。如果该国普通货币汇率波动较大或购买力贬值较快,那么该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吸引力自然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