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见闻:女人、权力、人性
贵人相助,我跳槽改行。去领调令,怯生生向部长介绍自已,事后知道是副部长,大家称呼副职时都会省掉“副”字。
副部长没有笑容,询问几句,我照实回答。然后叫我找王科开调令。找到王科办公室,一位女士笑容满面,从抽屉拿出一本空白的调令,用钢笔填写。字迹潇洒和她人一样漂亮。从此开始进入体制内。
  01
走进新单位,陌生而神秘,感觉像进神庙,不知各路神仙来历,略显拘谨。副职领导快到退休年龄,慈祥和蔼像弥勒佛,最让人喜欢,他说到时派车给我去农村装运行李。后不了了之,我还是感激他。
单位有三位女士,两位姓刘一位姓柳,不知从何时开始男士给送了外号叫“刘三姐”。大姐热心爱八卦,二姐稍显尖酸,三姐本姓柳相对木讷,老家在外县,说话口音总转不过来,常被大姐二姐围攻,但是很少翻脸。
三人都是半老徐娘,家庭观念较重,偶尔办公桌下藏着上班时顺路买的蔬菜,互相言谈时话题少不了柴米油盐。
 02
不久“弥勒佛”退休了,新来一位副职,这位副职爱较真、爱训人,同事关系顿时紧张。久之大家明白了,副职怕别人不尊重才显得威严。
体制内越早明白越好:尊重副职比正职重要,正职大权在握不怕人不尊重。
说到底是权力的问题,规章、规则、组织、制度各种因素织成权力围栏,集中于正职,副职难以逾越围栏揽权,权力欲望大的副职总想权力最大化而多些威望。
  03
多年前给我开调令的王科,我们逐渐熟悉了,因她曾经的老师与我同龄并熟悉。
有一次我与她老师寒暄,她正好路过向老师打招乎,老师介绍我给她,她便尊称我老师,尊敬之情很是真切。
从此每次与我相遇都叫我一声“老师”。但我早不能再叫她王科了,她凭聪慧和才干一级一级提升,现在已是政府班子里唯一的女副县长。
体制内早已存在怪现象,副县这级到了县里权力的漩涡中心,有资格盯上的人不多,一旦盯上就不想放过。
谁晋升上来都有匿名信上告,女性还免不了流言蜚语、桃色新闻。我名誉上的学生这些负面新闻是最少的,我们一直看好她。
  04
她的从政付出了比男人更多的辛劳、规避个别上级的性骚扰、忍受不上进女性的诽谤,抵住了妒贤嫉能者的攻击。这一切她都用女性智慧化解。
事物总是难以完美,她的后院多次出现危机。其丈夫在县里某局工作,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不亚于妻子,晋升远不如妻子。职务差距越拉越大,同时拉开的可能还有见识、格局、眼光,夫妻矛盾也越来越大。
一次闹到了民政局离婚窗口,窗口工作人员记住了领导嘱咐,“这一对”来了不要给办理,立即报告。民政局领导截住拖延他们,一边急忙打电话给双方最好的同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仍劝说无果,最后请出老师出面,才把两人赶出民政局。
 05
成功女人是光鲜与辛酸、荣耀与苦楚、辉煌与失落炼成的,不管在官场还是商场打拼,在压力巨大四处碰壁后、在无处诉说无人理解时,她们都使用过女性最后的武器:紧闭房门,暗中抽泣,然后悄悄擦干眼泪,重新补妆,自抚伤口,面带微笑,继续前行。
办公室走廊上,坚定而沉稳的脚步通过高跟鞋发出“笃、笃、笃”的声音,熟悉脚步声的部下们只听高跟鞋的声音就知道,优雅而自信的女领导来了。
不能第一分钟就去递送文件,也许领导手头有紧急事情要处理或一个紧急电话要打完。也不能太晚,20分钟以后,可能“笃、笃、笃”的越过走廊,去参加会议或下基层。
汇报也讲究恰到好处效果会更好,这要靠平时的细心和磨练,教科书上是没有的。恭敬地请示汇报,递上文件资料等待签字,一切按部就班,谁也不知道女领导刚刚从梨花带雨秒变成面带微笑。
  06
对权力的欲望是人性本能,男人追逐它名正言顺,女人追逐它非议颇多,这是现实。
权力是成功的象征,只要不把权、钱、色做交易,追求权力是各人的自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女性追求权力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
 07
单位里“刘三姐”先后退休了,那位威严的副职也退休了。副职退休几年后因心血管病,病床上躺了两年去见马克思了。
笑呵呵的“弥勒佛”还健在,他是退休群里年龄最大的。我每年慰问退休干部,都有大同小异的感慨,“弥勒佛”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我已熬到副处了。没有像他人一样用职场生存智慧为自己编织一张关系网,只成功把职场智慧熔炼成生活智商。
始终认为,职场里的关系网再大,也大不过生活中的网,在生活的网里找到平衡点,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