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健康中国“神经末梢”的激活密码
X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然而,基层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及卫生健康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地方医学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基层,是区域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教育机构,是基层卫生健康人才供给的“蓄水池”,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库”,是谋划基层农村卫生健康策略的“策源地”,理应对上述问题与不足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结合当前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应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政策上的系统集成和综合用力。
推进免费医学定向生向县级医院延伸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处于基层地位的县级医院,由于受福利待遇、区域位置、发展预期、职业规划等现实问题的影响,在延揽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等工作中一直饱受困扰。长远来看,借鉴以往免费医学定向生培养的成功经验,系统性地解决好县级医院人力资源、人才队伍等建设中的困难和矛盾,就能解决好县级医院专科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高水平地做好县域居民健康福祉的“守门人”。
紧贴基层实际,拓展学科专业,推动免费医学定向生培养工作提质扩能。处于基础地位的县级医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地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从中央层面尽快出台为县级医院(县级中医医院)输送免费定向医学生的配套政策,以期通过政策激励畅通县级医院在医卫人才引育上的难点、堵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