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美国托育服务的发展经验
在全球生育率下降和家庭结构不断变迁的大背景下,托育服务成为缓解生育压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备受世界瞩目。美国托育服务因其独特的多部门交叉管理和联邦制分权结构,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其发展经验为全球托育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美国托育服务发展的历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家庭照护模式难以为继,托育服务需求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托育服务主要由慈善机构和宗教团体提供,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和单亲家庭。服务内容以基本看护为主,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更多是出于慈善目的而非教育或儿童发展。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托育服务尚处于摸索阶段。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探索为后续托育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中期,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女性就业率进一步提高,托育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应对这一社会需求,美国政府开始介入托育服务领域。1965年,联邦政府启动了“开端计划”,旨在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早期教育、营养和健康服务。这一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托育服务从慈善行为向社会公共服务的转变。与此同时,私营托育机构开始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补贴为辅的托育服务体系。1990年,颁布《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托育服务的资金支持。这一时期,托育服务不仅关注儿童的基本看护,还开始注重儿童的早期发展和教育,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21世纪,美国托育服务进入成熟期,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托育服务的投入与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2002年,《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到期后,政府继续提供资助,并于2014年重新授权该法案,明确了儿童发展的目标,提高了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重点用于提升保育质量和建立新的健康安全标准。此外,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提供托育服务,支持家庭平衡工作与育儿责任。如今,美国托育服务已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参与的格局,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了早期教育、健康服务、家庭支持等多个方面。托育服务不仅成为支持家庭的重要社会基础设施,也成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缩小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工具。
美国托育服务发展的关键举措。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美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促进托育服务发展的政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