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材料用典】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例文】孔子将“举贤才”列为为政要点之一,认为“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想要从根本上实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务必要选拔贤能之人,百姓就会迁善日进,国家就能凝聚力量,最终实现国富民强。(中国纪检监察报《得贤者胜自强者兴》)
【典故】出自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释义】意思是,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的人之上,人民就服从;提拔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从。
【赏析】古人讲,“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