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黔西南日报/2024 年/12 月/2 日/第 005 版法治
紧扣防范风险主线 聚焦群众法治需求
——黔西南州司法局普法宣传“ 四字诀” 载体丰富成效明显
通讯员 陈少祥
新时代的法治建设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黔西南州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紧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线,聚焦群众法治需求导向,以“ 传、特、融、新” 四字诀为抓手,打开普法宣传新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普法宣传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 传”,全民普法润物无声
善用“ 民族节日” 传统资源,让普法深入人心更接地气。利用好六月六、八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将传统民俗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举办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有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域特点,持续做好“ 双语普法” 工作,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整合州县素材资源,探索建立涵盖州县的普法宣传产品共享资源库,推出一批群众感兴趣、看得懂、用得上的普法宣传产品。今年以来,开展双语普法 490 余场次,群众对普法工作满意率、群众对法律常识知晓率、群众遇事找法首选率、法律服务可及率、群众对法治环境满意率均达 95%以上。
善用“ 栏廊园场” 传统阵地,让普法贴近生活更聚人气。在村(社区)公告栏、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公园、法治广场等中注入法治元素,以集群方式串点成线、连线成带,通过实体化、可视化、便民化普法宣传方式,让广大群众能够出门见法、驻足学法、心中有法,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有效地增强法治宣传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目前,晴隆县建成全省首个新市民搬迁安置区民法典主题广场,全州所有村(社区)已实现法治文化教育阵地全覆盖、县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 897 个,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 100%。
善用“ 影声文图” 等传统方式,让普法通俗易懂更有生气。充分运用“ 报、网、端、微、屏”等全媒体,借助《贵州日报》 《贵州法治报》 《黔西南日报》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等专业力量,发挥应急广播覆盖全州所有自然行政村优势,依托各类电视、网站、APP 客户端、新媒体号、外宣等主流全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制作推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通俗易懂的普法产品,实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纸有文、平台有图的立体化宣传模式。今年以来,村村通大喇叭录制播放普法宣传音频 30 余条,各级媒体刊载信息 280 余条、推送视频 100 余个。
聚焦“ 特”,精准普法多维发力
以依托平台普法为路径,推动普法形式活起来。坚持把普法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紧盯国家工作人员、市场主体、青少年、农村居民等几类重点普法对象,突出宪法学习宣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