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南京日报/2024 年/12 月/3 日/第 A02 版要闻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宁召开,业界大咖共同探讨创新发展
之路——
点燃创新“ 加速器” 南京“ 智” 向未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通讯员 于扬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风起云涌,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12 月 2 日,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AI 赋能产业发展江苏大会在宁召开。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工商联与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联合举办,以“ AI 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为主题,来自全国的业内专家、行业领袖、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通过成果发布、产业推介、企业参观,这场大会让与会嘉宾身临其境感受到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的活力与生机。同时,在场嘉宾也对南京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全面助力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
看现场:“ 灵巧手”“ 智慧眼” 齐亮相,能听会看会感知
2024 年被定义为 “ 人形机器人元年”, 要想人形机器人动作 “ 麻溜”, 一双灵巧的手必不可少。昨天下午,在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专家、企业家代表就被一只特别的“ 手” 所吸引。
这只“ 通用智能灵巧手”(Casia Hand)由 5 根手指组成,1 根手指有 3 个关节,每个关节有
1 个自由度。 相关负责人介绍,“ 灵巧手” 仿人类肌腱而非齿轮驱动, 其负载能力已经达到 7 公斤。除了搭建硬件载体,它还被嵌入 AI 算法,这意味着,“ 灵巧手” 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感知判断能力,机器人学会抓取一种物体后,下次能够“ 举一反三”,快速学习抓取类似形状的物体。
2024 年 4 月,Casia Hand 斩获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展会特别奖“ ISTA 全球创新与发明奖”。仅仅相隔两个月,该创新成果就在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孵化落地,目前正在南京规划实现“ 灵巧手” 的小批量生产。
如此迅速打通成果产业化“ 最后一公里”,得益于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所在的南京麒麟科创园推出的“ 5V 一体” 成果转化模式,即地方政府、中科系母所、南京研究院、成果研发团队和产业化服务团队。南京麒麟科创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三方共同筛选自动化所可转化成果,然后,在南京研究院产业化服务团队的帮助下,成果研发团队以离岗创业形式设立产业化公司,快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除了“ 灵巧手”,“ 智慧眼” 同样让参观人士发出阵阵赞叹。如果一个嫌疑人进行伪装,用帽子、眼镜、口罩遮挡面部,在几万人聚集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找出他,需要多长时间?小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