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通辽日报/2024 年/12 月/25 日/第 001 版
市科协:为实现科技“ 突围” 培育后备人才
五年来,市科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和自治区、市实施方案,会同教育、科技等部门,立足科普资源和服务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主题,以助推“ 双减” 政策落地为契机,积极主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着力搭建“ 体系+阵地+资源” 的科技教育平台,加快探索青少年科普服务新模式,持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增强其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助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实现科技“ 突围”、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的科技后备人才基础。
健全后备人才培育体系,激发青少年探究潜力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拥有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科协紧紧围绕“ 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目标,深入实施“ 三个工程”,逐步探索建立起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建立起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工程。主动承担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引导内蒙古民族大学加强与重点中学的协同配合,建立高效、紧密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对选拔优秀学生、组建专业导师团队、制定培养计划等工作的管理,为学员提供成果转化、科学实践的机遇。截至 2024 年底,5 个学科的导师分别对 25 名中学生学员面授指导 205 次,学员参与科学实验 160 次、基础实验操作 20 次,各学科均已完成培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