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南方日报/2024 年/12 月/20 日/第 AA2 版广州观察|关注
广州市科协以实验室矩阵聚力打造科普品牌
一场来自实验室的“ 城市级” 科普实验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各类实验室作为重要社会资源,在推动科学教育、科技创新及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显著。
生命探幽,在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洞察健康呼吸的肺部律动;深海观澜,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感受浩渺之界的瞰视无垠;毫芒铣刻,在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体验 3D打印的精致运作⋯⋯当科技基础设施拓展科普功能,创新创造实践从实验室走向全社会。
当前,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着力打造线上线下“ 实验室” 科普品牌,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持续抓好科普实验实践教育,助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为积极响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州“ 实验室” 科普品牌建设的背后,是全市教育、科技和人才“ 三位一体” 推进的现代化探索,更折射出广州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发展历程。
实现“ 乐中学”
沉浸式开启科学探索之旅
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正成为广州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别样体验。“ 高大上” 的硬核科技,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近日,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采用“ 一箭 15 星” 的方式成功发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落户广州以来,中科宇航多次完成的“ 空天之旅”,蕴含了中科院系的原始创新成果,填补了广东航天制造领域的产业空白。
结合热点的航空航天议题,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布设月球探索主题科普展,拉开了通往月球的神奇探秘之旅。在这里,市民化身“ 月球探索官”,将月壤制成“ 月壤砖”;学习居住舱设计图,建造一座能抵御极端温差的“ 月壶尊” ⋯⋯
为打造一个集教育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创客教育平台,市科协充分发挥场馆作用,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搭建创客实验室。这些实验场所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团队参与课堂开发设计,组织开展“ 科博士实验室”“ 我是创客+”“ 绿美广州· 栽种未来”、小小地质学家、无人机飞行体验等各类科学实践课堂,筑造青少年科普活动高地。
一方面,青少年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观察、操作为主,充分调动感官,体验科学的神奇和快乐。另一方面,运用既有知识在“ 做中学”,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