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工人日报/2024 年/12 月/19 日/第 005 版评论· 融媒
提升残疾人就业帮扶的精准性可及性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
让就业帮扶政策措施真正发挥功效,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残疾人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强化政策执行上的畅通性,增加残疾人享受相关政策的可及性和便利度,避免出现“ 大道不通走小路” 的现象。
12 月 16 日《工人日报》的报道聚焦残疾人就业问题。一方面,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 租用”残疾人证的形式规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导致残疾人“ 假就业” 的现象不时发生。另一方面,有地方通过实施“ 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地方税务部门聚焦辖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上门走访、政策找人等方式,主动向其宣传税费优惠政策,持续拓宽残疾群体就业路。
一些用人单位和残疾人以挂靠、“ 租用” 残疾人证的方式建立的不真实劳动关系,表面上看似乎是实现了“ 双赢” ——残疾人不用上班就能领钱、缴社保,一些用人单位“ 落实” 了国家有关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要求, 但实质上挤压了残疾人真实就业的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