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德州日报/2024 年/12 月/30 日/第 003 版民生
以爱为笔 绘就幸福底色
——德州市用心用情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马乐 本报通讯员 邹超
岁末年终的德州,暖意浓浓。
在德州天衢新区嘉诚东郡小区的“ 社区微业· 惠残爱心小屋” 内,残疾人章伟接过居民送来的废品,熟练地称重、结算。这份工作不但帮他增加了收入,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残疾人积极向上、自力更生的一面。
在陵城区西街社区“ 如康家园” 残疾人之家,工作人员带领着十余名残疾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还安排了唱歌、跳舞等娱乐项目,气氛快乐而温馨。
在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操场上,刚刚斩获省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男子 100 米第一名的运动员王天琪,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进行体能训练,体育运动助力他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春天的事业,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残联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出发点,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残疾人在残健共融的温暖里勇敢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春天的事业温暖如阳。
精准帮扶 积极回应民生期待
近期,在齐河县居住的强先生收到了来自陕西延安残联部门的一份快递,里面是自己申请办理的残疾人证。他不住称赞:“ 可帮了我大忙啦,残疾人服务‘ 一件事’ 一下子就把我的困难解决了。”
43 岁的强先生是延安人,在齐河县发展,由于意外导致左腿受伤致残。“ 以前像我这种情况,想办残疾人证,要跑回老家。本来身体就不方便,还特别浪费时间。 ” 强先生介绍,当初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齐河县残疾人服务“ 一件事” 服务窗口咨询,工作人员告知他可以进行残疾人证“ 跨省通办”,并十分耐心地帮他填写了申请信息,随后安排他到所在地指定医院参与评残,很快残疾人证便快递到了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帮助和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我市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市着眼夯实基层基础,优化残疾人服务流程,推动解决残疾人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
制定印发《德州市残疾人服务“ 一件事” 工作方案》,建立市残联牵头,市民政局、市人社
局等部门联办的工作机制,对残疾人证办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
放等多个事项集中整合,实现极简办、集成办,切实增强残疾人办事便捷程度。目前全市已设置
156 个残疾人服务“ 一件事” 服务窗口,实现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全覆盖,共办理事项 1.6 万余件。
以X建为引领深化残联组织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残联服务网络。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