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经济日报/2024 年/12 月/9 日/第 001 版
财政金融加力促经济回稳
本报记者 曾金华
推出 12 万亿元化债措施、发行 1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持续用力,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政策调节力度
近日,四川省财政厅决定于 12 月 11 日招标发行 354 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作为增量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正在加速落地。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特别是 9 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相继出台、 力度空前, 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市场信心明显改善,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趋势明显。”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说。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是今年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头戏。按照部署,一次性增加 6 万亿元债务限额,分 3 年安排,2024 年至 2026 年每年 2 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
“ 化债政策逐步落实后,地方政府既能减轻当期负担,又能腾出更大精力和更多财力去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推动中长期经济回升向好。 ”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说,要充分利用时间窗口构建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今年财政支出规模扩大,有力支持重点领域和保障基本民生。安排财政赤字 4.06 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 1800 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 3.9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1000 亿元。同时,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