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山西科技报/2024 年/12 月/9 日/第 B07 版学术
以“ 大思政课”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赜
青海大学 裴嘉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线,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高校思想ZZ理论课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大学生在知、情、意、行各层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善用“ 大思政课” 这一要求,树立“ 大思政课” 观,构建以“ 大课程”“ 大平台”“ 大师资” 多元协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大思政课” 育人体系。
X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024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进一步指出:“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 ”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高校思想ZZ理论课作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应该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按照 2021 年全国“ 两会” 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树立“ 大思政课” 观,构建以“ 大课程”“ 大平台”“ 大师资” 多元协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大思政课” 育人体系。
一、构建“ 大课程” 体系,传播民族团结进步佳话
“ 大课程” 体系旨在融合学校思想ZZ教育的传统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其核心为思想ZZ理论课,辅以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共同构成一个全面而综合的教学体系,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格局。
(一)要积极发挥思想ZZ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紧紧抓住思想ZZ理论课“ 主干课程”
要构建一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指引下,整合各门思想ZZ理论课程,共同致力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体系。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相结合,与中国独特的ZZ制度结构相结合,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狭隘观点、抵制极端宗教思想的干扰,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实现的过程中,也应注重保障各民族的具体利益,确保各民族在共同发展的大道上一起进步。
(二)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 隐性教育” 功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想ZZ教育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同时也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都是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基础。“ 大思政课” 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扮演着导向、整合与发展的多重角色。
要使其角色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各门课程协作育人的育人格局,根据不同课程的独有特性和具体的教学议题,巧妙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教育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民族文学课程中,教师在讲授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这一经典文学作品时,不仅深入解析其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