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山西科技报/2024 年/12 月/6 日/第 B07 版学术
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毕玉鹤
新质生产力代表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高校思政课在育人层面包含思想ZZ教育的个性要求,这是思想ZZ教育的独特本色,在
“新”及“质”层面又与新质生产力存有共性的革新。
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势能,以其先进的要素重组、鲜明的创新品质和高效的运转模式迅速席卷全社会,实现了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指向,高校思政课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高素质、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为根本目的,思政课培育出的高质量人才致力于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两者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
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契合性。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当代经济科技发展的实践产物,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成果。高校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