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中国质量报/2024 年/12 月/20 日/第 T04 版质量强链特刊
探索新路径 构建新模式 释放新效能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质量强链行动撷英
本报记者 徐建华 何可 整理
江苏:锻强制造业“ 看家本领”
聚焦动力电池等 21 条重点产业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制定《江苏省质量强链工作指南》,9个项目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代表在全国质量强链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引起广泛关注。
以质量创新联合体为牵引,协同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是江苏创新质量链、赋能产业链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今年以来,江苏新建质量创新联合体 28 个,推动多方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共同遴选、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推动解决产业链关键质量问题,如连云港解决药品检测准确度和收率问题,泰州组织 90 余家单位开展十大质量提升项目攻关。
江苏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的 1/8,产业门类齐全、链条完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打造 16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 条重点产业链,组织编制“ 1650” 产业体系全景图解。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逐链梳理质量要素资源,绘制“ 1650” 产业体系质量图谱,通过大数据开展质量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分析,找准薄弱环节和建设方向。同时,扎实开展产业链质量状况调研分析,累计走访链上企业 3000 余家次,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比对 14 项,梳理产业链质量问题 1417 个、质量政策需求 105 项、质量攻关项目 163 个。
江苏还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要,累计建设国家和省级质检、计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203个,市场监管总局和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 50 个,质量基础设施“ 一站式” 服务站点 307 个,促进各类质量创新资源向产业链集聚,为链上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支撑。
数字化是产业链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结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在该省遴选 22 家企业、2 条产业链和 2 个园区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试点,深化质量管理与数字技术融合,深度挖掘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场景,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质量协同。
链上绘图谱,链上建平台,链上促数转,链上聚要素⋯⋯江苏将强链工作纳入质量强省重点任务,坚持高位推动、注重顶层带动,强化链式思维、着眼链上发力,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以质量链创新赋能产业链发展,为江苏锻强制造业“ 看家本领” 提供有力质量支撑。
安徽:积极探索实践新经验
今年 3 月,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和商务厅,印发实施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方案,首批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量子信息、人工智能 4 个产业开展质量强链行动。
安徽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注重加强上下联动,一方面,19 个重点产业中的 14 个产业分别由有关地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各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本地产业实际,主动向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提出拟承担的质量强链产业;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担负起链长职责,组织发动链主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链式思维,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全面梳理产业链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建立产业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推动建设新型质量管理体系,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全方位升级。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的统筹下,该省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涌现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质量强
链工作。
马鞍山市当涂县创新推出“ 强链贷” 金融产品,以质量金融赋能质量强链,促进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强链贷” 主要面向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将链条中的中小企业纳入质量增信范畴,获得精准“ 滴灌”,为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产能升级等解决融资难题,推动龙头企业稳链强链,提升链上中小企业质量水平,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目前,该县已向生命健康、智能家电两大县域主导产业链授信 4 亿元,向 4 家产业链上企业授信 1 亿元。
宣城市郎溪县市场监管局在“ 质量强链 助企赋能” 行动中,将首席质量官作为提升该县质量水平的关键切入口,狠抓落实,取得成效。郎溪县制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管理办法,明确首席质量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为培育和选拔优秀质量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郎溪县市场监管局印发《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规定首席质量官工作目标、完成时限,明确首席质量官的主要任务。目前,该县已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覆盖。今年,帮助企业兑现县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 2472.3 万元。
湖北:聚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在质量强链工作中,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保障,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质量技术支撑,服务产业链供应链个性需求;聚力质量要素协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探索,湖北总结出全面推行产业链质量提升“ 5 个一” 工作法,即中标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召开一次工作部署会、撰写一份产业调研报告、提供一份质量提升建议书、填写一张质量效益测算表、提交一份政策咨询报告,以解决困扰企业的突出质量问题为靶向,将“ 一链一策”“ 问诊施策” 落到靶心处,让质量技术帮扶更实在、更精准,形成“ 聚焦产业、找准问题、设立项目、选好机构、狠抓落实、培育品牌” 的产业链质量提升总体工作格局。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 ,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健全质量发展政策,完善质量法规体系,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湖北省质量促进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