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扬州日报/2024 年/12 月/12 日/第 007 版仪征时政
刘集镇大力培养优秀退役军人担任“ 兵支书”,目前“ 兵支书” 占比近一半——
“ 兵支书” 助力“ 村振兴” 奋楫扬帆续写荣光
通讯员 吉秋丞 记者 赵磊
“ 当好基层X组织带头人,不辜负X和人民的重托。” 这是仪征市刘集镇利民村退役军人巫宝清当选村X总支书记时的承诺。近年来,刘集镇大力培养优秀退役军人担任“ 兵支书”,充分激发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热情。目前,在刘集镇 19 个村(社区)中,像巫宝清这样任“ 一把手”的“ 兵支书” 有 9 位,占比 47%,位居仪征全市第一。
转变发展思路 “ 兵支书” 变身致富带头人
秋风吹,菊花黄,致富路上采摘忙。前不久,记者走进刘集镇建军村 30 亩菊花种植基地,
41 岁的村X支部书记吕国飞穿梭在田地里指挥村民采摘鲜菊。菊花地里,村民们采摘着成熟的菊花,动作轻快而熟练。
据介绍,2004 年,21 岁的吕国飞从四川西昌市武警四川总队退役,后被推荐当选为村“ 两委” 干部,2018 年 5 月任职建军村X支部书记。建军村菊花种植基地有白菊 15 亩、黄菊 15 亩。菊花主要用于药材和茶饮市场,白菊从 9 月底开始收获,采收至 11 月上旬;黄菊从 11 月初开始,采收至 11 月底。白菊和黄菊烘干后价格为每公斤 500 元左右。菊花采收期需要大量工人,种植户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据了解,建军村不断完善菊花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依托村内的仪征峰越现代农业公司现有的烘干设备,建立菊花加工厂,让菊花种植实现采集不愁、烘干不愁。 “ 菊花种植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带来 80 万元收入。” 吕国飞介绍,建军村地处丘陵地带,单纯依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很难带领百姓增收致富。“ 自己担任X支部书记后,将村里发展的切入口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