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厦门日报/2024 年/12 月/26 日/第 A12 版都市新闻
下足治理“ 绣花功” 绘就幸福出行图
我市深化交通拥堵治理改善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本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赵巧玲
打造平安畅通民生路, 擘画现代化交通蓝图。 今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引领下, 市大交通办 (道交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改善工作。
这是一场多维度、长效化的改善行动——不仅聚焦当前问题的解决,更着眼于城市交通体系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城市管理者们犹如技艺高超的医生,对每一处拥堵点进行细致“ 诊断”,深刻剖析拥堵根源,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这是一项全方位、精细化的治理工作——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流线、动态车道分配等手段,让车辆流动更加顺畅;优化升级慢行系统,为骑行者和行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建设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设置“ 即停即走” 车位等,让“ 找车位” 不再成为出行的负担。同时,强化科技赋能,运用智慧化力量,让城市交通管理提质增效⋯⋯
交通拥堵改善这张答卷,也再次交出亮眼“ 成绩单”。今年来,64 处拥堵点改善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已完成 36 处。高德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运行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市交通健康指数为 64.4%,比去年同期提升 3.44 个百分点;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 1.64,比去年同期下降 0.85%;高峰平均车速 29.47 公里/小时,比去年同期提升 0.15%。如今,道路交通基础不断夯实,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提高通行效率
作为交通重要参与者,机动车能否顺畅通行,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效率。为此,相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一方面在既有车道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路口渠化、调整调头区、车道功能优化调整、完善标志标线、设置潮汐车道等措施,多措并举提升重要节点交通效率。另一方面也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硬化绿化带、迁移公交站等措施增加机动车道,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主要项目:湖滨西路东侧辅道,迁移位于辅道出口处的公交站,有效提升辅道机动车通行效率;同集路-集美大道交叉口及杏锦路-杏林湾路交叉口,利用绿化带拓宽车行道,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厦禾路-金榜路交叉口、会展路-会展北路交叉口,调整调头区,优化交通组织流线,提升车辆通行效率。
亮点项目 莲前西路-成功大道交叉口
增加车道数量 优化车道布局
江女士家住君悦山小区, 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成功大道梧村隧道莲前西路出口段。 近段时间,她开车通勤的体验明显提升。 “ 以前这里常堵车,尤其是早晚高峰期,开车经过总是提心吊胆。现在路通畅多了,早晨都不用赶那么早出门了。” 江女士说。
这一变化,背后离不开精细化的交通改善措施。
成功大道是厦门岛内主要的南北向交通快速通道,而莲前西路则是岛内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周边小区密布、人流量大。因此,成功大道-莲前西路交叉口承担了重要的交通转换功能,也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
为进一步提升成功大道的通行效率,今年来,市大交通办(道交办)牵头交通公路、公安交
警等相关部门,对莲前西路-成功大道交叉口实施精准治堵交通改善项目。具体来说,改造工程充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分利用梧村隧道出口前方的绿化区域,将其改造为右转专用车道。同时,缩小梧村隧道出口与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