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中国交通报/2024 年/12 月/6 日/第 004 版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合力开创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新局面
——全国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视频会综述
本报记者 李思颖 通讯员 仇瑶
每一艘穿梭的船舶,都承载着对平安归来的渴望;每一次航行的顺利,都离不开那些默默守护的身影。
为了更加牢固地编织水上安全网,不断完善水上交通安全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12 月 3 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视频会,中央港澳办、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海警局等及全国涉水相关单位参加会议。
“ 我们要认真落实X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垂直管理机构和地方协作配合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等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专项行动工作成效,进一步固化机制、分析问题、明确方向,推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上凝聚共识、发挥合力,开创水上交通安全协同治理新局面。” 交通运输部X组成员、副部长付绪银强调。
坚持生命至上
提升水上交通本质安全
安全是交通运输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海事是确保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的“ 主角”。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部署要求,交通运输部在 2023 年运输船舶违法违规信息跨区域跨部门通报专项治理行动总结视频会议上,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专项行动(简称“ 双共” 行动),并于今年年初印发了《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专项行动方案》 。
“ 双共” 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海事管理机构以提升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水平为主线,围绕水上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监管事项,建立重要安全信息通报处置清单、处置程序和信息化平台,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业务协同,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一批水上交通安全隐患“ 顽瘴痼疾” ,在资源整合、隐患治理、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完善了水上新业态监管机制,有效提升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的能力。
“ 通过共享共治,在执法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违法行为明显下降。”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多方种树,硕果盈枝。“ 双共” 行动开展以来,海事部门与农业农村(海洋渔业)部门共同处置 3.8 万件渔船违反海上通航秩序信息。在浙江联合地方政府、农业农村、海警等部门,成立了全国首个商渔船联管中心;在山东威海发布实施了海区渔船推荐航路和渔船航行指南;通过推动福建全部沿海地市政府出台乡镇船舶管理办法和纳管标准,实现对近 11 万艘乡镇涉渔船舶的分类纳管。
“ 澳门地处珠江出海口西侧,每年约有 10 万艘次船舶通过澳门水道,而船长 55 米以上的约占三成,属于重要的交通节点。” 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表示,澳门水道作为区域性共享航道,需要珠澳海事部门支持和配合,强化大湾区通航安全管理。
珠澳海事部门利用澳门回归 25 周年契机,在内港水域交通安全联合整治方面积极探索共享共治新模式,共同协调两地口岸单位及渔业渔政主管部门,推动打捞清除内港水域 3 艘历史沉船,协调广州海事法院等单位,推动 20 余艘长期停泊船舶脱离内港水域。
携手前行,共谋综合监管新突破。“ 双共” 行动针对海上渔旅养殖平台、海上牧场、海上风电、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海上光伏、经营性海钓、水上休闲娱乐等涉及多部门监管的新业态,推动涉水单位的协同配合,通过实施跨部门综合监管,避免监管“ 真空” 问题。在上海,海事部门推动市安委办发布《关于加强海钓安全风险防控的建议函》,明确海钓船交叉部门管理职责。
作为代表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一支重要海上执法力量,全面履行职责是海事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双共” 行动中,海事部门推动将“ 外国籍船舶进入中国领海未报告” 纳入全国通报事项清单。据统计,“ 双共” 行动开展以来,外国籍船舶进入中国领海的报告率由初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