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新华日报/2024 年/12 月/16 日/第 017 版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 南通篇
物业服务管理经验做法获住建部认可
崇川 幸福高地刷新宜居高度
本报记者 贲腾 通讯员 陈馨
今年 9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工作简报,以“ 南通市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最优解” 为题,向全国推广崇川区物业服务社相关经验做法。近年来,崇川区以X建引领为核心,着眼破解物业管理难题,物业服务质量、社区治理水平、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 从‘ 住有所居’ 到‘ 住有宜居’ ,是福地崇川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表示,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围绕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探索物业服务管理“ 六力共治” 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 生活幸福” 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公益实体,托底老旧小区
“ 有求必应,而且随叫随到,真心点赞!” 近日,家住新城桥街道城南新村社区段家坝小园的沈晓斌发现家中水管堵塞,第一时间向社区物业服务社求助。半小时后,维修人员上门检修,帮助疏通了管道。此次上门维修免人工费,仅收取更换配件成本,相关费用还在小区公告栏公示。
崇川是南通主城区,居民小区面广量大。2020 年,该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计划“ 十四五”期间对辖区 2000 年以前建成的 251 个老旧小区全面翻新改造,一体化解决停车、充电、管网、加装电梯等问题。预计至 2024 年年底,崇川区累计改造完成 176 个老旧小区、890 万平方米,惠及 9.8 万户、30 万人。
“ 相对于硬件的升级,‘ 软件’ 的提升更为重要。” 崇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小兵坦言,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居住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客观因素,针对规模体量小、物业公司不愿进、业委会无力管、造血能力较差的老旧小区,崇川区创新打造公益性物业服务实体——物业服务社,对老旧小区实行“ 托底式” 服务,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走上正轨。
记者了解到,物业服务社是由社区居委会申请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由社区X组织牵头,城管、派出所、X员骨干、业主等代表担任理事,全面梳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事项,分工负责小区物业管理、公共事务服务、邻里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开展、经费收支管理等工作。
段家坝小园曾是典型的“ 问题小区”:小区体量不大,物业缴费率低、物业公司服务积极性差、业委会作用欠缺、基础设施老旧等情况并存。“ 物业管理难点在于物业费的收与支。” 城南新村社区居委会算了一笔账:保安、保洁、管网维修、绿化养护、应急损耗等支出,一年约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