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农民日报/2024 年/12 月/31 日/第 004 版
铺就陇原乡村的和美“ 底色”
——甘肃大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时间的指针滑向 2024 年底,陇原大地上,从金秋到冬日,丰收的喜悦如暖阳般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田⋯⋯
这一年,甘肃山乡喜事多:全省举办第七个“ 中国农民丰收节” 庆祝活动 550 场次,超 140万人参与,其中八成以上是农民群众,欢腾的庆祝人群中处处是欢歌笑语的乡亲们;武山旋鼓、南梁说唱、洮河绿石砚等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临夏队在 2024 年“ 村 BA” 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亚军,12 名乡村工匠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8 名乡村工匠入选中国女性乡村工匠培训项目⋯⋯
这一年,甘肃“ 三农” 重点工作亮点纷呈、捷报频频:核心指标增比进位实现再突破;粮食作物面积、单产、总产实现“ 三增”,总产、单产创历史新高;底线任务守得更牢,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等次为 A,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位在中西部 22 个省区中位列第 11 名;高标准农田绩效考核排名全国第 3,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排名全国第 2,小额信贷贷款余额排名全国第 2,村级光伏帮扶电站发电能力排名全国第 3;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农业节水增粮、农业防灾减灾、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等多项工作经验频频“ 亮相” 全国性会议,“ 一键报贫” 机制、帮扶产业“ 四个一批”、天祝县“ 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和美乡村” 案例等多项典型案例被印发全国推广;甘肃省代表队在 2024 年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
“ 今年以来,我们扎实推动‘ 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 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全省‘ 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 年前三季度,甘肃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 6%,比全国高 2.6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5%,增速比全国高 0.9 个百
分点;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63.1%,比全国高 60.8 个百分点;三项指标增速均排全国第 3,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速近 10 年来首次进入全国前 3;全年粮食作物面积 4073.85 万亩、单产 318.15公斤、总产 1296.11 万吨,面积、单产、总产实现“ 三增”,单产、总产创历史新高;脱贫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7.7%,增速居全国第 3。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这件“ 头等大事”
每年 6 月,全国小麦机收大会战的中心逐渐向西北地区转移,甘肃省的小麦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步进入集中收获期。夏收开始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必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协调、保障跨区机收作业。从那时起,金黄色的小麦田、空气中浓郁的麦香味和紧张作业的收割机,共同“ 奏响” 了陇原农民群众心中的“ 丰收曲”。
“ 农谚讲: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小麦适收期只有 5 到 7 天,如果收获不及时,就会造成产量损失。 ”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机械化收获是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今年,甘肃持续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等活动,让机收减损工作落到实处,努力确保颗粒归仓。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甘肃坚决扛牢粮食安全ZZ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X政同责,专门印发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逐级签订了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多次召开调度会、视频会、现场会,出台粮油抓点示范、大面积单产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方案,分片区、分时段、分专题部署推进,累计建成百亩攻关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方 34 个、千亩示范方 47 个、万亩示范片 21 个。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甘肃大力实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保障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的重要举措来抓,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分类施策、分区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 ,制、修订了贷款贴息、评价激励、竣工验收、建后管护、参建单位信用评价等办法。今年,甘肃完成了 284 万亩高标准农田和 300 座为民办实事调蓄水池建设任务,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3003 万亩, 占永久基本农田的 47.1%。 数据显示,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节本增效作用明显, 亩均增产 9%, 节水 21%、 节肥 9.9%、 节药 12%、省工 38.8%。
甘肃积极探索推广“ 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 模式,实现了传统灌溉农业向现代节水农业转变;探索推广“ 高标准农田+生态保护” 模式,在旱作农业区坚持整流域、整山系推进,有效解决了跑水跑土跑肥的问题,成功打造了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千亩马铃薯引水上山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实现了“ 旱塬变良田、产量翻一番” 的显著效果;探索推广“ 高标准农田+现代产业” 模式,助推全省中东部地区农机化率提高 3 个百分点,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2 倍以上,全省每年新增耕地 1 万亩以上,带动规模经营合作社、家庭农场增加约 3 万家,建成了高标准玉米制种、高原夏菜等基地,为连乡成片、跨县成带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推广“ 高标准农田+农民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