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科技日报/2024 年/12 月/3 日/第 005 版视点
香山科学会议上,专家呼吁——
加强自然资源监测预警 保障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宗诗涵
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演替共同作用下,自然资源不断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特定阈值,便可能引起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如何精准监测自然资源变化并及时预警潜在风险,对于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资源生态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统一监测与预警全国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变化程度与监管效果应如何动态评价?不久前,主题为“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监测预警” 的香山科学会议第 756 次学术讨论会召开,各领域专家围绕推动构建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一体化观测研究体系,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凝聚智慧与共识。
弄清基本问题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人类在技术上可以利用的部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封志明介绍: “ 构建自然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首要问题是明确监测与预警的具体对象。”
自然界的事物一旦被看作自然资源,就必然涉及可得性及其度量问题,即人类可以利用的数
量多少问题。在封志明看来,自然资源可得性需针对不同资源类型,使用不同的方法度量。
“ 全球热量平衡、水量平衡、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体系,地球表面已基本处在人类监测之下。 ” 封志明说,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应聚焦于提升监测精度与速度、发展更先进的模型方法,以实现动态监测与实时度量。
相比之下,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则面临更多挑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