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厦门日报/2025 年/2 月/13 日/第 A04 版都市新闻
2025 年厦门应急管理这样干
打造应急管理新格局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陈佳玮 廖鹏燕
亮点
市应急管理局获得“福建省第一次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绩突出集体”荣誉。
数字森防创新应用获评全国 2024 年度智慧应急“星火计划”典型创新应用案例。
森林防灭火、烟花爆竹监管、法治、安责险等工作得到省应急管理厅高度肯定,经验做法在
全省推广。
厦门市曙光救援队被应急管理部记集体三等功奖励。
我市代表队在 2024 年度全省地方森林防灭火队伍业务比武竞赛中获得团体冠军。
实干争春早,奋进正当时。经市委研究决定的以“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为主题的专项行动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厦门应急管理系统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拼搏、奋勇争先,打造应急管理新格局,为抓产业、拼经济、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服务保障厦门高质量发展。
击鼓催征再出发,奋楫扬帆启新程。昨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交流 2024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安排部署 2025 年应急管理重点工作。新的一年,厦门应急管理系统谋划了哪些新思路,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动作?本报聚焦应急管理系统,带您了解他们的新年打算及发展举措。
这种“晾晒” ,是奋力拼搏、奋勇争先的彰显,是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体现,更是新的一年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开新局的冲锋。
他们如履薄冰、慎终如始,以坚定信念作“底色” ,夯基础,建制度,揪隐患,不断筑牢安全防线;
他们枕戈待旦、无畏逆行,以为民服务为“本色”,扑烈火、战台风、化危机,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他们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奋勇争先显“特色” ,积极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管
理新体系、新格局,拼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回望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应急管理人护航特区建设、守护百姓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新的一年,他们将继续攻坚克难、挥洒汗水、实干笃行,当好X和人民群众的“守夜人” 。
盘点 2024治本攻坚
重大隐患累计整改数位于全省前列
我市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明晰建设工程电梯等特种设备安装施工、 电动自行车、同城快送等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全年重大隐患累计整改数、安全技能培训人员数、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数、责任倒查追责问责人员数等 4 项重点指标排名全省前二。
在重点领域方面,我市开展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专项整治,制定《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 42 条硬措施》 ,强化事故预防和隐患治理。开展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清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2024 年排查发现的 4108 个重大隐患已整改 4101 处。持续开展全市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摸底企业 9926 家,排查有限空间 29544 个。
第 1 页 共 8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防范风险
全年启动防台风暴雨应急响应 8 次
防汛防台风方面,我市建立五类人员转移避险,以及重大信息发布、民生物资统筹、应急指挥保障、社会动员与舆情引导等工作机制,健全临灾预警“叫应”的标准、范围和方式,研发“厦门汛情直报”微信小程序。全年启动防台风暴雨应急响应 8 次,全市下沉干部 30287 人次,转移群众 4479 人次,预置队伍 2260 支 26909 人次。
森林防火方面,完善森林火灾“一山一案” ,实现“一点报警、多点响应、联动联战、高效处置”,组建全省首支无人机灭火分队,具备全天候 24 小时的扑救能力,可承担全时域、全空域、全灾种救援保障任务。
防震减灾方面,有力应对漳州华安和台湾花莲海域有感地震,做好震情服务,及时回应关切。
综合防灾方面,印发《厦门市灾后民生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指导意见》 ,建立资金预拨和物资前置制度;实施第三轮巨灾保险,全年赔付台风、暴雨、雷击等造成的室内财产损失、房屋倒损和人员伤亡 588 起 388.4 万余元。
应急救援
持续改造提升应急指挥中心
“智慧应急”建设方面,我市持续改造提升应急指挥中心,拓展应急物资管理、有限空间作业、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等应用场景,成立“厦门市数字应急创新实验室” ,推进建设厦门全域高点视频 AI 治理一张网。
预案演练方面,完善市级“1+57” 、区级“1+X” 、镇(街道) “综合+分灾种” 、村(居) “一本通”的四级应急预案体系,推动各区、各部门编修市级专项预案 40 个、部门预案 104 个,区级总体预案 6 个、专项预案 193 个、部门预案 221 个。
力量建设方面,为市级应急救援队伍授装,配发救援通用、防汛防台等五类物资 47 个品类3842 件(台、套)。推进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投入 6688 万元采购 3827台(套)装备,配备给市区 75 支应急救援队伍。
基层能力
打造 6 个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示范样板
2024 年,我市完成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五个一百”公共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开展基层防汛能
力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全市共落实分散安置点 128 处、紧急临时避灾点 235 处,落实乡级
应急队伍 60 支 1408 人、村级防汛小组 551 个;开展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建设,在全市各区
打造 6 个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示范样板,在会展中心建设 1 个市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同步提升
16 处自然灾害避灾点,全市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基本能满足三级应急响应需要。
优化服务
推广运用工贸行业交叉检查模式
我市开展工贸领域“市、区一体化+专家综合指导服务”,推广运用工贸行业交叉检查“政府
搭建平台、专家精准服务、企业共同参与”模式,帮助企业精准防范风险、整改隐患。完善轻微违
法行为处罚简易程序,全年实施简易处罚 768 件,对 9 家企业采取不予处罚、免予加处罚款或延
期缴纳罚款等包容审慎措施。全年监管执法检查企业 4739 次、立案处罚 1141 件,同比分别增加
13%、64.2%。
市应急管理局还在全国、全省率先推行特种作业审批项目、资格证书、考试等数字化便民服务措施,行政审批时限由 3.18 个工作日压缩至 1.45 个工作日,“三项岗位”考试场数、参加人数、发证数量同比增长 5.89%、17.47%和 11.12%。
应急文化
构建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矩阵
市应急管理局建成应急管理融媒体中心,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应急科普、警示教育、预警发
第 2 页 共 8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布、政民互动等工作,构建“日常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处置”相结合的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矩阵。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宣传,集中曝光 2 批 9 起涉特种作业举报和处罚案例,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在推进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我市推行企业在上市、融资、投标等经营活动中有无安
全生产违法违规情况“一纸证明” ,为 16 家企业终止“失信”公示、 “一键修复” 。
展望 2025夯基础
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
出台我市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工作意见,细化具体工作措施和年度工作计划。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基础上,开展深化“五个一百”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2025 年组织 100 名专家指导帮扶企业安全生产、开展 100 家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指导服务村(居)建设活动、指导 100 个村(居)编制标准化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 100 个镇(街)村(居)应急避灾点、组织 100场镇(街)村(居)防汛防台风转移避险安置演练培训。出台厦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采取整合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镇街综合救援队伍,推广海沧区村(社区)应急综治队伍建设经验。开展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能力建设,2025 年实现所有村(居)100%达标。
促提升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作专项行动
部署开展为期 2 年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作专项行动。突出以点带面,选取海沧区作为全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创建样板区、集美区作为小微企业创建试点区,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 11 个重点领域至少培植 5 家、各区至少培植 10 家标杆示范企业。2025 年底前实现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健全、全市企事业单位完成标准化提升工作达到 50%以上,2026 年底前全市所有应创企事业单位 100%完成标准化提升工作。
除隐患
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