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山日报/2025 年/4 月/1 日/第 002 版要闻
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 年 3 月 27 日在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长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 75 周年华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走过 70 周年光辉历程,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在新时点上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12 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澳门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按照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和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的改革路径,紧扣省委“ 1310” 具体部署和市委“ 13388” 行动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人大工作改革的工作意见,在全市人大系统作出了“ 为中山争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奋力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作出人大贡献” 的全面动员。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作为人大工作的主题主线,始终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人大工作的主要价值取向,始终把握住人大工作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助力定位,始终以“ 干在一线” 的精神状态,务实高效做好立法、监督和代表等工作,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全年完成地方立法 5 项,作出决议决定 20 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17 项,开展专项监督 26 项、执法检查 5 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坚持强化ZZ引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植中山、行稳致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X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ZZ制度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时代脉搏,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确保X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决策部署在中山人大工作各环节落地落实。
坚持X的全面领导不含糊、不动摇。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作为ZZ要件实行闭环管理,常委会X组组织第一议题学习 82 篇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50 篇次。通过强化法规供给、监督推动、决定支撑,促进ZZ理论学习和人大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学习成果有效转化、内化和活化利用。全面履行从严治X主体责任,坚持把X建工作与人大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严格执行“ 三重一大” 决策制度,坚决落实X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常委会班子成员在推进“ 百千万工程”、工改治水、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文明城市建设等全市中心工作中始终“ 干在一线”。X领导人大工作的各项制度机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 36 件次,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 7 件次。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勇担当、善作为。健全人大议事规则和论证、评估、评议、听证等制度,深入开展立法论证、立法听证、专项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评估等工作,切实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系统性、规范性、全面性,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功能、优势和作用。坚持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事项,听取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决策前的报告,围绕预算调整、财政决算、代表议案、生态环境建设等作出决议决定,及时把中央大政方针和市委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坚持X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确保X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年任免“ 一府一委两院” 及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149 人次,补选市人大代表 20 人、省人大代表 1 人,接受 19 人辞去市人大代表职务、1 人辞去省人大代表职务,组织宪法宣誓 29 人次。
二、坚持立良法促善治,按照“ 时、度、效” 相统一原则推进地方立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市人大常委会强化X领导立法工作的ZZ自觉,切实把握好立法与改革、立法与实践、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坚持在制定立法计划、推进立法程序、统筹立法工作、保障立法质量等各个环节上发挥人大主导作用。坚持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布局和结构,新增中山市经济研究院、中山市企业家协会等立法联系点,着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为地方立法的“ 直通车”、代表普法的“ 示范点”、法规实施的“ 助推器”。及时修正《中山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建立常委会立法工作机构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常态化面对面立法会商机制,推动成立中山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地方立法合时、适度、有效,立法质量稳步提升。
深化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完成《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 《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作出《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人居环境的决定》。联合珠海市开展的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立法,协同构建了 15 个方面的制度机制,为全省协同立法尤其是流域协同立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两市首度联合召开立法新闻发布会,产生了较好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明确了海绵设施运营维护责任原则,围绕政府职责、专项规划、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体系。排水管理条例理顺了排水管理机制,厘清了管理界面交叉问题,为强化排水设施全过程监管提供了制度依据。优化人居环境的决定针对市容环境、田间看护房、农贸市场、桥下空间、三线整治、违建处理等难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切实明晰了各方职责,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推进“ 百千万工程” 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深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改革。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原则,年度报备率、规范率、审查率均达 100%。完善“ 专班+专家” 两个模式审查,对政府报备的 15 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并对人大 10 件地方性法规和 200 余件决议决定开展集中清理。推进“ 部门+镇街”两个延伸审查,主动抽查部门在推进重点工作中形成的 24 件规范性文件,协助司法部门对我市
390 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监督指导 6 件存在相关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完善或停止使用,指导东区和小榄等试点镇街梳理规范性文件并报送省数据库 31 件。加强“ 立法+监督” 两个融合审查,将备案审查刚性要求融入本市相关地方法规执法检查方案,并对所涉规范性文件开展联合审查监督。相关经验在全省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座谈会上作重点交流推广。
三、坚持依法履职尽责,人大监督贯穿全年度、覆盖全镇街、体现全过程
人大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程序都是法定的,既是权力更是责任。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坚持支持与监督并重,在支持中实施监督,在监督中体现支持,确保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监督“ 百千万工程” 加速推进。聚焦牵动全局的“ 百千万工程”,精心谋划《聚焦“ 强、美、治” 目标推进“ 百千万工程”》为年度“ 一号议案”,并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督办问效。常委会班子成员率领各工作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联合监督、专项监督、视察调研等形式,常态化深入部门和镇街基层,全力推动 8 项主要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文旅融合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水污染治理、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
第 2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