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余日报/2025 年/5 月/23 日/第 004 版高新新闻
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蒋文锋 何微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新余高新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一号改革工程”,牢固树立“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 的理念,刀刃向内,革弊除疴,锐意创新,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使之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实际成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为实现打造“ 工业强市主战场、产业升级主阵地、科教赋能主力军、全省国家级开发区排头兵” 发展定位提供坚实保障。
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帮助企业引进、培育和留住人才,新余高新区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设立区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进人才兴业战略,构建人才工作“ 大格局”,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品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 链主” 企业。针对企业“ 抗癌药物研发国际化” 需求,该区创新实施“ 全球专家联聘计划”,通过驻外联络站对接欧美生物医药协会,精准匹配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谢尔盖教授等多名国际知名专家,以“ 候鸟型专家” 模式开展联合攻关。同步推行“ 项目+团队” 打包引进机制,为企业定制“ 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绿色通道”,成功促成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 肿瘤靶向药物联合实验室”,引进外籍博士后 2 名,构建起覆盖药物设计、制剂工艺的国际研发网络。【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该区还围绕企业核心技术需求,牵头该公司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及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打造“ 云端智库”,协助企业攻克药物缓释技术等“ 卡脖子” 难题。创新“ 人才服务一件事” 改革,为外籍专家提供“ 双语专员” 全程代办服务,落实出入境便利、跨境医疗等政策
18 项。打造“ 品信人才社区”,配套建设国际化标准的专家公寓、共享实验室,设立千万元人才创新基金。开展“ 青年药学家培优行动”,通过“ 跨国轮岗+项目跟投” 机制,培育出省级“ 双千计划” 人才 1 名,6 名本土研发骨干入选市级领军人才库,形成“ 国际专家带团队、本土人才挑大梁” 的良性发展格局。在人才战略的持续赋能下,品信药业抗肿瘤药物研发周期缩短 30%,预计 3 年内将有 2 款新药获批上市。
作为“ 中国农业企业 500 强” 的江西金土地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发展更离不开人才支撑。高新区特意为该企业量身定制《金土地高端人才引育三年规划》,通过“ 揭榜挂帅” 机制促成其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产学研合作,联合设立“ 健康饮品研发中心”,成功引进博士团队 3 个、行业领军人才 5 名,为企业获批全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注入核心动能。该区建立“ 人才服务专员+科技特派员” 双轨机制,协助企业申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 3 项,争取专项扶持资金 860 万元。联合新余学院开设食品工程定向班,累计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87 名。
在人才引擎强力驱动下,金土地集团已形成“ 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基地+产业研究院” 的三级创新体系,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21 项,开发出谷物乳饮等 4 大系列新产品,年产值突破 15 亿元。
据统计,2024 年,高新区通过深入开展“ 书记部长进校园” 活动、组建招才引智小分队,先后在湖南吉首大学等省内外各大院校以及北京、青岛等地开展引才活动,共签约人才项目 10 个、科技项目 8 个、产业项目 7 个;促成 2 位国家重大计划人才(海外人才)分别与品信药业、赛维公司签订 3 个人才合作项目;促成东鹏新材料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李波、中南大学张贵清教授开展合作,组建东鹏研发小组,目前已完成 9 个新余市指导性研发项目的结题工作。一批批高
第 1 页 共 5 页
层次人才的引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 11 月,高新区围绕加快打造“ 三主一兵”,出台 3 个人才新政。新政在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生态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引导激励,在突出对高层次人才支持的同时,首次实行企业自主举荐,将企业骨干人才纳入区级 G 类人才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各级各类人才享受政策的广度,提升了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政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政策,为人才集聚创造了更优环境。
全流程服务促项目加速
高新区始终坚持“ 项目为王” 理念,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全力支持和服务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创造最优的环境,推动项目建设不断跑出“ 加速度”,以项目建设之进保经济增长之稳。今年一季度,全区 10 个省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67 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达
89.6%,25 个项目已投产或试产,投产率达 37.3%,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居全市第一,持续保持项目建设“ 高新速度”。
强化项目督促调度。区X工委、管委会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 一号工程”“ 一把手” 工程,区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挂点帮扶,靠前指挥,临阵督战,现场协调,经常深入项目一线调研,过问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督促各方加快进度,推动项目建设高效有序按时建成投产。坚持重点项目一个挂点帮扶小组、一名副县级及以上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名科级干部责任人和一名挂点联络员“ 五个一” 的项目帮扶机制,按照“ 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年考核” 项目推进机制,围绕“ 谋划、推进、建设、投产” 各个环节,建立区分管领导统抓、项目责任单位包抓的重大项目推进体系,进行全周期调度推进。各项目帮扶小组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区挂点领导每月至少两次、挂点单位责任人每周至少一次、挂点联络员每天至少一次深入项目现场,及时调度和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