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北日报/2025 年/5 月/29 日/第 008 版秦皇岛观察
卢龙县蛤泊镇青龙河村

产业兴,乡风淳,这个乡村美如画
宋柏松 刘丹
夏日的卢龙县蛤泊镇青龙河村,大棚里果蔬飘香,平坦整洁的村道旁是满族风情的文化墙。
“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很大!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5 月 16 日,在青龙河村村委会办公室,村X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成边说边展示荣誉牌。
1977 年,青龙大暖泉村因修建水利工程整体搬迁至卢龙县蛤泊镇,改名青龙河村。近半个世纪以来,青龙河村以特色农业强根基、以文旅融合塑颜值、以X建引领育新风,走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振兴之路,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特色农业筑起富民强村路【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
5 月 16 日,青龙河村种植户郭保军的大棚内,西红柿藤蔓上顶着黄色的小花,一颗颗小西红柿点缀其间。郭保军忙着为西红柿藤蔓打尖,西红柿的长势让他非常满意。
“ 2019 年,我租了 3 个大棚,草莓套种西红柿。今年草莓已收完,收入有 7 万余元。目前种植的西红柿已经开始结果。 ” 郭保军说,这是花生西红柿,与常见的西红柿、圣女果可不同,它外表像一个小花生,入口清甜,还有点酸爽。花生西红柿的运输损耗率低,抗病虫害能力强,采摘周期长。一个棚的产量能有一万多斤,每斤 3 元左右,主要销往京津唐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3 个棚一茬西红柿预计收入 9 万元。这样算下来,草莓套种西红柿,3 个大棚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
青龙河村有 120 户 350 人,原来是个以传统农业为主、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2010 年,该村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土地流转,打造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村集体出资建设了 13 座大棚,出租给村民种植。这 13 座大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 10 万余元,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