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保山日报/2025 年/5 月/27 日/第 003 版社会
携手齐心共创

同享文明荣光
——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董国平
5 月 23 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保山市成为上榜的地级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保山市成功实现“ 首创首成”,在保山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举旗铸魂定向,在“ 坚定信仰” 上下功夫【更多写作资 料+微信:】
文明,一个时代的价值观,一座城市的精气神。
趁着夏日的余晖,市民们漫步青华海公园,或迎风纳凉、或轻歌曼舞,孩子们嬉笑玩耍、老爷爷太极圆融,更有“ 红马甲” 不时提醒在水边玩耍的孩子注意安全,处处呈现出一幅幸福和谐的画面⋯⋯
说起保山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吹奏完一曲《回家》的董国孝放下萨克斯后侃侃而谈: “ 现在居住环境越来越美了,人们素质也越来越高,心情也好了,哈哈哈⋯⋯”
近年来,保山市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保山落地生根、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用文明绘就幸福保山底色,推动城市“ 颜值”、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将创建工作与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安排,构建起“ X委主导、政府主抓、行业主管、社会参与” 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工作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分类实施。制定《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21-2023 年规划》《全域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意见》 等系列文件,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和责任,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市、区两级各单位及驻保各单位与中心城区街道、社区结对共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的创建工作体系。
全民参与、 全民共创形成共识。 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整治、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市民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增强文明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同时也营造起了浓厚的全民共建氛围。尤其出彩的是,保山市畅通市民参与渠道,通过 12345 便民服务热线、开展问卷调查、举办市民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市民真正成为创建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提升文明素养,在“ 崇德向善” 上下功夫
崇德,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基准;善良,是文明与野蛮的根本区别。
X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保山坚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时代新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善行义举社会正能量,激发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营造“ 崇德向善” 氛围。保山中心城区制作悬挂公益广告 5000 多块、新建景观小品 70 多座,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5 个、主题街区 20 条、主题社区 60 多个;对户外布设、悬挂、播放的公益广告进行常态巡查维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街小巷,润物无声中深入人
第 1 页 共 3 页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