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5 月/20 日/第 00D 版开庭
照顾重病友人直至去世,取得 7 万元辛苦费引发诉讼。这笔钱是受人之托后的答谢?还是不当得利?
吴中法院判定:这是“ 善心的对价”
本报通讯员 陶萌璘 吴兵
诚信与友善是公民道德品格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无论是“ 一诺千金” 的传统文化,还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的现代文明,诚信与友善早已融入民族血脉。然而,当诚信善举遭遇误解时,如何借法治之手向社会传递“ 法护善行” 的信号,让行善者更有底气?如何让“ 扶不扶”“ 帮不帮” 不再纠结?
近日,苏州市吴中区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一笔性质难辨的取款引发的不当得利纠纷。当老张病重无人照料时,友人老王挺身而出,信守承诺陪伴照料其直至生命终点;而当老王因取得 7 万元报酬引发争议时,法院悉心调查,最终认定这笔钱是“ 善心的对价”,而非不当得利。这份判决不仅清晰界定了“ 情义” 与“ 利益” 的法律边界,更传递出鲜明的价值导向:诚信与善行,应当被法律守护;好人的付出,不该被辜负。
重情:只为一段友谊,信守承诺无怨言【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 180914】
老张年轻时退伍转业至苏州,在某建筑公司工作,下岗后结识了老王,两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在日常相处中老王了解到,老张的妻儿都远在新疆,且老张与儿子小张关系不佳、鲜有来往,平日生病之时都无人照顾,这让老王心生怜悯,时常对他施以援手。
2022 年 7 月,老张不慎发生车祸致右侧额颞顶叶出血,因伤情较重丧失行动能力,只得长期住院保守治疗。儿子小张知晓后,以自己远在外地不便看望为由,先后向老王出具两份授权委托书,委托老王全权处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所有事宜以及治疗期间的相关事项,并办理或提取父亲所有住院看病的资料。
“ 我们是多年老友,我不忍心看他一个人受苦没人管,就是因为这个情分,我才答应他儿子的委托,也的确尽心尽力在照顾他、帮他办事。 ” 照顾好友的这句承诺,老王从来没忘记,不仅帮老张妥善处理了交通事故纠纷,顺利拿到了赔偿款,还时常去医院陪护。
2023 年 10 月,老张因肺部感染不幸去世。老王本以为自己已履行承诺,对得起与老张的这段友谊,然而他没想到,只因自己取出了老张存折上一笔性质难辨的款项,小张竟不顾昔日恩情一纸诉状将自己诉至法院,认为这笔钱是不当得利,要求他退回。
辩理:只为一笔差额,各执己见上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