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东莞日报/2025 年/4 月/15 日/第 A07 版权威发布
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27 日在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东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沈丙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
人员提出意见。
2024 年工作情况
2024 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 1310” 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坚持把“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作为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 4.4 万件,同比上升 16%。办理刑事案件 40473 件,其中审查逮捕 10999 件 14791 人,审查起诉 22532 件 28032 人,刑事执行监督、控告申诉等其他刑事案件 6942 件。办理民事案件 760 件、行政案件 2846 件、公益诉讼案件 337 件。14 件案件被评为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一、强化ZZ担当,全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东莞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
把维护国家ZZ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坚持严的震慑不动摇,对重大恶性犯罪、极端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坚决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突出惩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犯罪,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 862 件 985 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涉恶犯罪
27 件 180 人。积极投入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起诉涉毒品犯罪 334 件 460 人。持续推动网络空间安全清朗,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197 件 388 人,专班办理最高检交办的涉缅北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助推良法善治
主动适应犯罪结构变化深入开展轻罪治理,针对性出台醉驾案件办理指引,推动在全市开展盗窃犯罪专项治理, 实现审查起诉醉驾案件同比下降35.64%,盗窃案件原始警情同比下降24.49%。在镇街(园区)综治中心设立“ 12309 检察服务站”,努力在“ 家门口” 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坚持办案想深一层、治理靠前一步,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50 件,以对“ 小问题” 的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融入“ 大治理”。认真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 责任,组织开展“ 送法下基层合力护成长” 活动,对暑假来莞“ 小候鸟” 开展针对性普法宣讲,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推广。
——扎实推进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
始终秉持“ 如我在诉” 的理念,把实质性化解矛盾贯穿检察履职办案全过程。综合运用认罪认罚从宽等制度机制,超过 80%的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促成刑事和解 1301 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全面压实“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办理等制度,3940 件信访件全部做到 7 日内程序性回复、3 个月内办理答复,280 件首次信访申诉案件全部由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院领导包案办理。发挥检察听证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的优势,以公开听证方式办理案件 714 件,让当事人把心里话说出来、让听证员把是与非辨明白、让检察官把情理法拎清楚。
二、服务发展大局,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主动站位企业“ 需求端” 提供法治服务,举办涉企法治讲座,为企业家集中“ 充电”、面对面解决涉法涉诉难题。严惩企业内部贪腐,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 163 件 198 人,让靠企吃企“ 蛀虫” 付出刑罚代价。依法打击“ 虚假维权”,与市市场监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共同治理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创新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机制,会同市司法局共同优化审批流程,与深圳等 5 地建立跨市监管协作机制,确保“ 出得去、管得住、矫得好”。深入开展涉企刑事财产刑和民事生效裁判执行监督,帮助企业挽回损失 8700 余万元。
——营造法治营商环境
坚持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监督纠正违法“ 查扣冻” 企业财产、“ 小过重罚” 等突出问题,动态清理“ 挂案” 44 件,以法治力量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信心。当好放心经营的守护者,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949 件 1558人,杨某某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严惩走私犯罪,高质量办理一批海关总署缉私局挂牌督办的重大案件,开展的“ 粤港澳海上走私犯罪检察协作机制研究” 被评为“ 大湾区检察实践” 十佳项目。依法稳妥办理涉众型金融犯罪,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犯罪 16 件 44 人,协同相关办案单位稳妥有序做好重大专案资金清退工作。加强对利用虚拟货币、直播打赏等新技术、新手段实施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起诉洗钱犯罪 33 件 44 人。
——护航创新驱动发展
发挥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综合履职优势,对知识产权案件同步审查刑事犯罪、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公益诉讼线索, 形成对知识产权的闭环保护, 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 647 件。 守护企业 “ 不能说的秘密”,办理的某公司内部研发人员非法获取关键技术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商业秘密保护典型案例。强化著作权司法保护,加强对人工智能、数字版权等新兴领域版权保护,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依法惩治商标侵权,起诉涉案金额达 1.16 亿元的“ 假香水” 案,在严惩制假、售假的同时,引导公安机关深挖产品包装、原材料供应等环节的上游犯罪,以对产、供、销犯罪的全链条打击,实现对创新创造的全方位保护。
三、抓好“ 检护民生”,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保障人民群众身边安全
扎实推进“ 检护民生” 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关切,高质量办理“ 注水牛肉”“ 灭不了火的灭火器” 等一批群众、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23 件 31 人,对“ 生鲜灯”“ 外卖箱” 开展专项监督,助力老百姓吃得放心、用药安心。对食品涉罪人员违法从事食品行业的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推动行政机关建立“ 从业禁止” 黑名单,将 24 名食品涉罪人员拒之门外。开展群众身边消防安全专项监督,立案 49 件,督促 112 家涉锂电池企业完善消防安全建设。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屏障,针对生物识别、金融账号、行踪轨迹等领域泄露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起诉 28 件 66 人,办理的某公司侵犯公民行踪轨迹信息案被评为检察公益诉讼全国典型案例。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