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5 年/5 月/29 日/第 003 版社会治理
以“ 检察+综治” 打通司法为民“ 最后一公里”
西安市检察院部署开展检察“ 双进” 助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能提升
本社记者 薛应军
“ 我家楼里的消防栓玻璃破了”“ 我家楼层的消防器材都没见过” ⋯⋯ 2024 年 11 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多名业主到该区综治中心反映小区存在安全隐患。驻长安区综治中心的检察干警接到线索后迅速调查核实, 立案后, 于 2024 年 11 月 6 日依法向长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制发检察建议。
8 天后,消防部门联合公安机关督促物业及时进行整改。2024 年 11 月底,该小区物业完成消防设施更新、维修。【更多写作资料+微 信:】
此次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快速解决,得益于西安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的以检察“ 双进”(即推进 12309 检察服务中心“ 线上进入城乡社区、线下进驻综治中心”)助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能提升工作。
西安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副主任赵侃介绍,2023 年 2 月以来,西安市检察机关以高质量开展检察“ 双进” 工作为抓手,创新打造“ 12309 检察服务与社会治理融合中心”,推动检察服务与社会治理融合,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 15 个,建立工作机制 32 件,筛查涉检线索立案 1072 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407 份。
检察力量线下进驻“ 综治中心”
“ 感谢检察机关帮我家解决了低保问题。 今年我孙女上小学了, 我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近日, 再次谈到检察机关帮助一家五口人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 年近七旬的老人关某娃连连致谢。
事情的起因要从“ 长安 e 格” 网格员上报的一条线索说起。2023 年 12 月,网格员入户排查时得知家住长安区王莽街道某村的关某娃一家生活贫困,亟须帮助。关某娃的妻子张某患有羊痫风、心脏病,儿子关某为四级智力残疾,儿媳杨某为一级智力残疾,适应能力差,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他人全面照料,孙女关某莉年仅 5 岁多。
关某娃一家五口人的生活主要靠关某娃和儿子关某打零工、种地勉强维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可以享受低保待遇。2015 年之前,关某娃家也一直享受低保待遇,但 2015 年之后,因关某娃的儿子关某打工时身份信息被人冒用登记为西安某商贸有限公司股东、监事,致使其家庭低保待遇被取消,陷入贫困。
如何撤销关某的股东身份信息登记,成为恢复关某娃一家低保待遇的关键。“ 长安 e 格” 网格员及时将相关线索提报给长安区人民检察院。长安区检察院调查后发现,西安某商贸有限公司注册地在西安市未央区,考虑到该案涉及跨行政区划问题,迅速将相关情况上报西安市检察院。经过研判,最终该案由西安市检察院、长安区检察院、未央区人民检察院两级三院一体化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