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主与法制时报/2025 年/5 月/15 日/第 003 版社会治理
尽检察之力,绘司法为民“ 枫” 景图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检察院“ 敏姐工作室” 司法护民生工作纪实
本社记者 黎志飞 刘航
“ 感谢双流区检察院,感谢‘ 敏姐工作室’ ,是你们让我的孙女重新看到了希望⋯ ⋯ ” 一封感谢信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寄到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检察院。如今,这封感谢信贴在“ 敏姐工作室” 的荣誉墙上。【更多写作资 料+微信:】
信中,一位年迈的奶奶讲述了一段跨越 500 多公里的司法救助故事。她的孙女小茜(化名)因多次遭受亲属猥亵陷入心理阴霾,是“ 敏姐工作室” 的检察官长途驱车上门救助,不仅送去了司法救助金,更联系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走出阴影。这封信的背后,是“ 敏姐” ——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周敏带领团队践行为民初心的缩影,也是双流检察用温情与专业为困难群众撑起“ 遮雨伞” 的生动写照。
2024 年 1 月,为持续深化“ 检护民生” 专项行动,加大司法过程中对困难妇女儿童的救助帮扶力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双流区检察院 12309 检察服务中心成立“ 敏姐工作室”。工作室以周敏为“ 领头雁”,配置 2 名女检察干警,通过司法救助、心理干预、多元联动等路径,切实实现“ 小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辖区” 的基层治理目标,让法治温度如陌上花开般浸润心田。
司法救助护民生
“ 办好每一个司法救助、帮助好每一位困难群众,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好体现。” 这是周敏常挂在嘴边的话。 12 岁的小茜因长期遭受亲属猥亵, 出现严重抑郁倾向, 长期失眠, 心情低落,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其家庭年收入不足 2 万元,无力承担心理治疗费用。周敏在审查案件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情况,当即启动“ 绿色通道”,简化流程,仅用 1 周时间便完成司法救助发放。考虑到地理位置、年龄等因素,她带队驱车 500 公里上门救助,将救助金送到小茜奶奶手中,并协调心理咨询师持续跟进疏导。“ 孩子现在能笑着上学了,多亏了你们。” 小茜奶奶哽咽的话语,道出了司法救助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