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公安报/2025 年/5 月/20 日/第 007 版探索实践
完善体系建设 加强监督管理 坚持夯基固本
滨州:打出推动法治公安建设“ 组合拳”
本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耿婷婷 郭飞
在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 执法说理” 机制将每次执法行为作为开展释法说理的契机,向当事人讲清法理、事理和情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群众感受到执法温度。
在邹平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前“ 双告知” 制度的推行,让当事双方在公安机关对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前充分陈述申辩并提出意见诉求,推动实现“ 案结事了”。
在惠民县公安局,“ X建特派员”、法制员“ 双员” 派驻警务协作区,将执法监督触角延伸到了基层一线。【更多写作 资料+微信:】
这些创新举措,都是滨州公安机关因地制宜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生动实践。2024 年以来,滨州市公安局坚持系统、整体、协同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构筑与“ 专业+机制+大数据” 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相适应的执法权力运行监督模式,持续提升执法质效。
“ 宏观上,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 切实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微观上,注重个案质量提升,对每一起警情、案件,都做到严格公正文明规范。” 滨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庆勇说。
“ 1+9+N” 体系构建工作新格局
2024 年年初,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法治公安建设大讨论在滨州市公安局展开。
围绕“ 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执法问题整治”“ 怎样切实为基层民警网上办案减负增效”等议题,滨州市公安局组织民警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调研、座谈,共收集 31 项典型做法,明确了法治公安建设的 38 个重点工作内容、107 个攻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