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济南日报/2025 年/5 月/9 日/第 005 版金色盾牌
市中公安分局十六里河派出所民警王鹏: 以少年之气续写为民
初心
济南日报· 爱济南记者 陈彦杰 通讯员 朱慧 丛琳
“ 我从小就有两个梦想,当兵和当警察,都实现了”。2010 年从部队转业的王鹏,2011 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市公安局监管支队任二大队一中队一级警长,先后获市公安局嘉奖 4 次、三等功
2 次。2024 年,市公安局组织警力下沉,49 岁的王鹏积极报名,主动请缨,来到了市中公安分局年接警量最大的十六里河派出所。
49 岁的王鹏,身上仍有一股强烈的“ 少年气”。“ 走到基层服务群众,满足了我儿时对‘ 警察’的想象,让我的‘ 警察之旅’ 更加圆满了。” 王鹏选择的十六里河派出所,常常被作为分局磨炼新警的“ 第一站”,十六里河派出所所长金德峰介绍,“ 我们所辖区情况复杂、警情量大,王鹏自到所以来,始终保持着不亚于年轻民警的劲头。 ” 王鹏的到来,为十六里河派出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 所有人都是我的老师”
在“ 问与学” 中淬炼本领担当【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在部队里,他干过宣传、当过参谋;在公安监管工作中,他押送嫌疑人、做法制讲师,担任讲解员⋯⋯王鹏的精彩履历,几页纸写不完,但在踏上这一新岗位的瞬间,他决定抱着一切归零的“ 空杯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他说:“ 在这里,所有人都是我的老师。”
虽然同为处理矛盾纠纷,但王鹏以前接触的是“ 经过了初步处理的矛盾”,有成熟的案情介绍,而现在需要从聊天开始,一点点跟群众打交道,获得一手信息,了解事情全貌, “ 许多业务流程并不熟悉,要学的有很多。”
无论资历深浅、年龄大小,在王鹏眼中,每位同事都是各具闪光点的“ 老师”。“ 年轻辅警马振华说话灵活接地气,我会借鉴他的一些说话方式;周宁、张稀睿是老辅警,程序上的问题,问他们最清楚。” 王鹏说,比他儿子大两岁、刚从警校毕业的马宝琳,成为他的“ 理论学习小老师”;在处理一些棘手情况时,则会咨询刘新民等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他积极运用着身边现成的“ 学习资源”,让自己快速地适应工作,更加游刃有余地掌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