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法治报/2025 年/5 月/6 日/第 001 版
遵义市红花岗区司法局: “沉浸式法治文化”矩阵让法律条文
“可见可触”
记者 姚强
清晨,陈大爷踏着遵义市红花岗区杨柳街的青石板路走过,又一次被墙上的红色法治文化展
吸引,驻足细看。 “每天路过这儿,总忍不住停下来读一读这些红色法治故事。 ”他笑着说。
在红花岗区老城街道,这样的法治文化场景随处可见——大兴路的宪法主题公园,常有市民
驻足品读“法治名言石”;湘江河岸边的“法治长廊”前,游客纷纷拍照打卡……
这一幕幕,正是红花岗区司法局创新构建“沉浸式法治文化”矩阵的生动缩影。
杨柳街:红色法治街“圈粉”无数
志愿者张老伯站在红花岗区杨柳街的古槐树下,向游客讲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不拿群
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这些纪律正是红军“依法治军”的早期实践。
树下花岗岩碑刻上,“纪律如铁法治如钢”八个大字格外醒目,一旁的二维码可扫码聆听 30多个红军法治故事。【更多写作资 料+微信:】
这条 300 多米长的杨柳街,紧邻遵义会议会址和第四初级中学、文化小学,每天游人如织。2023 年,红花岗区司法局联合X史专家挖掘 20 余个红军法治故事,结合现代法律条文,将这里打造成“红色法治街” 。
30 米长的“法治时光长廊”以连环画形式展现了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新中国宪法发展及民法典民生条款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