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5 年/4 月/9 日/第 005 版协商议政
全国工商联:促进民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案由:中共二十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 十四五” 文化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对“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 积极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鼓励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 等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民营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文化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产品与民生连得实、与群众贴得近。当前,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堵点。
建议:一、重视和加强民营文化产业数据统计和发布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年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国家统计局发布“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收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年度“ 文化发展统计公报” 时,都要明确民营文化产业营收、经营主体总量和占比。
二、明确和加强民营文化产业重要地位和战略布局。明确“ 民营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生力军”。统筹规划文化产业布局,摒弃“ 所有制歧视” ,有关部门制定国家民营文化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落地落实“ 非禁即入” 原则,放宽和降低民营文化产业企业准入领域和门槛。同时,明确和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设立国家民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打造民营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对中小微企业财政、税收、融资、土地等支持加大力度、提高精度,总体上资金支持额度应与营收、税金、就业等贡献度相匹配。
三、重视和加强民营文化企业经济人士和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培养民营文化企业经营人才、专业人才作出规划。设立民营文化产业人才基金,支持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专业人才培养及引才、招才。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 全国政协委员怀利敏:
加强红色文化建设
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X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目前我国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
题。建议——
一、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红色遗产要重点实施保护和修复,不断筑牢夯实“ 红色基因
库”。
二、统筹研究力量,强化研究规划,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
三、推进红色文化产业繁荣。采取“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的模式,推动形成红色旅游线路研究、设计和投资一体化建设格局。
四、将红色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红色文化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全国政协委员满开宏:
推动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教育铸魂育人,建议——
一、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规划。
二、依托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规范和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使红色文化多渠道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方式方法。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在线开展红色文化专题片、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短视频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相关部门加强与学校合作,在重大节日、纪念日,适时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 全国政协委员黄洁贞: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
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形成更广泛、 更深入的爱国主义标准和共识,建议——
一、加强推动红色文化研学游,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和港澳特区现有的“ 红色旅游” 资源作有机融合,发展通达三地的特色旅游产品及路线。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建设,设立“ 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金” ,推动大湾区现有的红色教学资源转型升级。
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区域联动性,在粤港澳大湾区搭建青年交流机制和平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全国政协委员张明星:
通过新技术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数字技术深入影响着传媒业发展,通过新技术、 新应用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着观念性和环境性问题。建议——
一、推动高校传媒专业和科技公司就国际传播开展深入合作,设置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精准构建受众画像,设置全球话题,促进更多内容出海传播。
二、鼓励海外华文媒体、侨胞社团等海外华侨华人使用新技术,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三、增加人文景区的交互性设置、博物馆数字化,丰富传播场景。在景区增加多语种的交互性设置,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出更多面向全球的线上展览。
■ 全国政协委员王瑞:
更有效地讲述和推广中国故事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故事已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建议——一、在全球主要城市,特别是有大量华人居住的地区,建立专注于中国电影的影院,不仅放映中
国电影,还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