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日报/2025 年/5 月/27 日/第 002 版要闻
举全省之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详解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浙江好办法
本报记者 夏丹
近日,浙江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提出到 2027 年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 1 万亿元的目标。
《若干措施》有哪些“ 浙江好办法” ?近期,记者就此专访了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记者:浙江出台《若干措施》 ,会有哪些实招、妙招全力支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答:今年以来,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出圈,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
关注,被外界称为“ 神秘的东方力量”。大家经常探讨,为什么是浙江?为什么是杭州?
可以说,除了企业主体的创造性和突破性之外,这些年,浙江在政策环境、基础要素、重大项目等方面持续用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上个月中旬,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深化“ 数字浙江” 建设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举全省之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我们在认真总结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若干措施》 ,聚焦产业生态、人才、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六大领域重点突破,针对性出台 27 项具体措施。概括起来,就是推动“ 六个高”。
打造高能级万亿产业生态。下一步,浙江将加快构建以杭州市、宁波市为核心,其他地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覆盖芯片、服务器、系统软件、云平台、大模型、智能终端等全产业链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
当然这里的“ 生态”,除了产业生态,还包括一切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比如产业发展少不了的金融资本支持,《若干措施》提出,发挥“ 4+1” 专项基金投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及硬科技项目,满足人工智能企业各阶段融资需求。当前,浙江省已设立 30 亿元省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主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2025 年,浙江也将争取国家创投基金在浙江设立相关子基金,争取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投资浙江更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