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电子报/2025 年/5 月/20 日/第 002 版专题
工信部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齐旭 整理
编者按:5 月 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 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以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等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璞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五个“ 更加” 概括科技服务业发展成效
魏巍表示,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通过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咨询培训等服务,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X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更好支撑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2023 年,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精神,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可以用五个“ 更加” 来概括。
第一,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贯彻落实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推动规模增长和质效提升。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区根据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陕西出台多项举措支持“ 秦创原” 科技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这些政策为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第二,产业规模更加壮大。将科技服务业作为重要新兴产业,加快全面发展和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业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9—2023 年, 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 12.3%。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 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2%,连续 8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完成《“ 十四五” 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确定的 5 万亿元目标。
第三,服务体系更加完备。2023 年,全国科技服务法人单位 211.8 万个,形成类型多元、广泛覆盖的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建成以三大技术交易所、12 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420 家重点技术转移机构为支撑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 1.6 万家,建成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的孵化服务体系。金融有力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 1.1 万亿元。
第四,支撑作用更加增强。科技服务业全面提供技术咨询、试验开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专业服务,更好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比如,建成 33 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地方建设 316 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 2024 年年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672 项,申请发明专利 7077 项,实现 690 项技术成果转化。再比如,截至 2024 年年底,各类孵化器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 30 万家,北京、上海等地区涌现出一批标杆孵化器和高质量孵化器,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第五, 开放合作更加扩大。 工信部坚持深化开放合作, 跨国科技服务网络不断拓展。 2024 年,全国技术出口额同比增长 8.8%,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重点技术转
第 1 页 共 5 页
移机构促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 968 项,总成交金额达 181.6 亿元。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 一批国际知名孵化器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 构建起链接全球的孵化网络。
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 点、线、面、体” 一体推进,“ 点” 上,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 线” 上,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 面” 上,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体” 上,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总之,通过做大做优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更加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四措并举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高质量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新举措来加快
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魏巍:总体看,我国科技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并举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求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另一方面,重点领域取得长足发展,自身有向更高质量升级的需求。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也给科技服务业带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综合施策,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全面发展。根据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明确十大重点领域,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做到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在高端化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运用先进技术打造高附加值“ 硬核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在智能化方面,支持人工智能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 AI+科技服务” 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用好人工智能工具,升级服务产品和流程,让服务从“ 流水线” 变为“ 定制化”。比如,目前不少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知识产权挖掘、专利检索乃至价值预测,大大提升了服务效果。在绿色化方面,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发展绿色科技服务。在融合化方面,促进科技服务业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互促共生、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