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闽南日报/2025 年/4 月/13 日/第 002 版综合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着力构建具有漳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
体系
——访市工信局副局长严凯勇
本报记者 蔡楠楠 通讯员 陈伟坤
新型工业化是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漳州将推进新型工业化融入全市工业发展全过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巩固优势、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着力构建具有漳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 1 月, 《漳州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 打造福建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的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印发实施,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描绘了宏伟蓝图。
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责部门,市工信局如何高效推进《纲要》确定的目标
任务, 为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更大贡献?近日, 本报记者专访了市工信局副局长严凯勇。问:《纲要》中提出,到 2031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请问漳州如何确保该目标顺利实现?答:2024 年,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1%,工业投资增长 21.8%,制造业投资增长
20.4%,技改投资增长 22.9%,几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工业经济发展蹄疾步稳。
着眼《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漳州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部署,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突出强县域、促转型、抓产业、优服务,力争到 2031 年,“ 9+5”产业智造创新发展水平提升,“ 三头六臂” 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